近日
我院普外科浒关院区
成功治疗了一位
直径15公分腹壁切口疝患者
今年50岁的吾阿姨来自新疆,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3个月,发现剑突下出现了一个兵乓球大小的肿块,当时并未在意。谁知肿块越长越大,一年后直径达到了15cm。
吾阿姨慕名来到我院普外科浒关院区后,谷春伟主任医师对她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其BMI指数高达34.5,疝囊容积较大,手术风险高。于是,谷春伟主任团队联系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微创修补的方式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在中国
腹壁切口疝的发病率
占手术后患者的10%以上
目前各类腹壁疝手术
约为每年10万-15万例
中国成人疝病病人
接受手术治疗的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那到底什么是疝呢?
今天小编就带您具体了解一下
01疝VS切口疝
疝
疝是由于人的肚子里有了薄弱的窟窿眼,组织或器官一部分(主要是小肠和网膜)钻了进去,突出所形成的包块。包括腹股沟疝、股疝、白线疝、脐疝、腹壁切口疝、食管裂孔疝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腹股沟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肠气”,多表现为大腿根部附近出现的包块,常在久站或者用力后出现,平躺时消失。
切口疝
切口疝是由于原来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而导致的腹壁局部的缺损与薄弱,肚子里的脏器就会从这里突出形成疝气。导致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肥胖、高龄、糖尿病、营养不良、服用激素等等。
02哪些人容易出现疝气?
01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因为腹壁相对比较薄弱,肌肉也变得松弛,组织容易挤压进入另一个部位。
02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长期腹压增加、长期吸烟、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及习惯性便秘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疝的发生。
03疝气可以自行痊愈吗?
成人的疝不会自行痊愈。药物和疝气带疗法只能暂时抑制疝的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疝气病根。如果出现疝气,医院就诊进行手术治疗。
刚出生的小宝宝出现脐疝是有自愈可能的,随着宝宝的生长,大多数在2岁以内自愈。如果超过2岁还存在脐疝,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小孩的腹股沟疝,应积极手术治疗,否则可能会出现肠管嵌顿卡死的情况,从而导致肠子坏死。小男孩的腹股沟疝,若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影响睾丸的发育。
04疝气应如何治疗?
普外科浒关院区病区主任谷春伟介绍,目前治疗疝气的主流方式是微创手术,在腹腔镜下采用补片对薄弱部位进行修补,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采用微创理念的腹腔镜下疝修补住院时间短、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需要注意的是,切口疝形成之后需要等待6个月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专家介绍谷春伟主任医师
普外科副主任
浒关院区病区主任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浒关院区)
周二、五上午(三香路院区)
擅长领域: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各类疝疾病(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肝、胆、胰疾病。
如有相关疑问
欢迎至门诊咨询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