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开腹术后手术刀疤上鼓出一个比拳头还要大的包,让65岁的杨大爷受尽了痛苦。
杨大爷因“咳嗽咳痰10年余,加重伴气促2周余”医院急诊就诊,以“肺部感染、右侧胸腔积液”收入急诊科住院。
住院期间杨大爷和医生道出了肚子上的难题,原来杨大爷分别在年1月和年8月因病行开腹手术,半年前发现手术刀疤上鼓出一个大包,咳嗽、排便等腹部用力情况下明显,伴有疼痛。
急诊科医师当即请了普外科会诊,会诊后,考虑复杂腹壁切口疝,建议转疝与腹壁外科手术治疗。
腹壁疝是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腹腔内容物通过腹壁组织的薄弱点、裂隙或缺损向外突出,常有明显的疝环存在。不包括腹股沟、盆底与膈肌疝。
医院疝与腹壁外科王廷峰博士为杨大爷提供了个体化多学科医治方案,考虑到杨大爷复杂腹壁切口疝,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曾因肝内胆管癌行开腹手术,本次入院ct提示肝脏左叶占位,腹水。肿瘤复发转移不能排除,再加上存在严重的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使手术时机和方案的选择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杨大爷深受切口疝带来的疼痛困扰,为了解除他的病痛,医生先请呼吸内科协助治疗肺部感染,请胸外科协助处理胸腔积液,请麻醉科评估麻醉风险,并积极行补液营养支持治疗,待情况改善后再采取手术。
经过20天左右的治疗,杨大爷肺部炎症得到控制,成功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虽然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切口小、恢复快,但因为杨大爷身体情况不能耐受腹腔镜气腹(手术时在腹腔内充入气体),因此主治医生团队决定根据杨大爷的个体情况选择开放“切口疝修补术”,用15×12cm大小网片修补切口上的缺损。
杨大爷的手术非常成功,鼓包不见了,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栏目主编张琪
责任编辑邓清元
医院供图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