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8-11日,第18界美国疝外科年会在墨西哥的坎昆(Cancun)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全球超过30个国家,近名疝外科同道参与。
美国疝外科协会(AmericasHerniaSociety,AHS)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疝外科学术团体之一,基本上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疝外科理念和技术水平。今年是其成立20周年,过去18年间,AHS每年都举办学术年会,以促进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学术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近年来AHS与拉丁美洲疝外科学术界合作更加紧密,由此,今年第一次将会议举办地点放在拉丁美洲举行。墨西哥坎昆是加勒比海沿岸著名的旅游城市,位于加勒比海北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端,有着热带宜人气候和无限风光,自然成为本次大会最理想的举办地点,同时也是联系拉美世界最理想的纽带。
美丽的加勒比海岸
传说中的玛雅文化
墨西哥坎昆(Cancun)——MoonPalace,早餐会一幕
面对壮丽的加勒比海风光,本届大会一改以往学术会议严肃拘谨的风格,大家都是便装短袖参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术交流。
主会场情况
与AHS前任主席MichaelRosen和现任主席WilliamHope一起,未能入乡随俗的我们依然是西装革履
RobertFitzgibbons回顾AHS过去20年的发展情况
Past,PresentandFuture永远都油光发亮的Campanelli和粗狂的Carbonell
本次大会共计4天时间,在大会主席AlfredoCarbonell进行简单的开幕致辞后,大会进入到GeneralSession,AHS前主席RobertFitzgibbons总结了过去20年AHS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就,包括历任AHS主席的主要工作成就做了回顾,ToddHeniford热情洋溢的向我们展望了疝和腹壁外科未来十年可能发展的动向。MichaelRosen则讲述腹壁疝的分类标准,他认为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全球公认的分型分级方案,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分类系统十分重要。巴西疝外科协会主席FlavioMalcher则介绍了拉丁美洲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情况。
会议重点介绍了美国疝外科协会质量协作管理系统(AmericasHerniaSocietyQualityCollaborative,AHSQC),简称QC系统。目前QC系统在全美已有名医生加入,收录到的腹壁疝患者数据已超过例。本届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环节(AHSQC-Session),汇报了近期根据QC系统数据得出的研究成果,包括针对造口旁疝治疗的队列研究、术中肠道和膀胱损伤问题、术中和术后麻醉镇痛方式、腹壁疝术中合并疾病的处理,甚至医生术中的穿戴对手术结果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用严谨的证据分析解决临床存在争议的问题。这种数据库的建立运行和研究模式,对我国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凌晨6点,起早贪黑参会
AHSQC-Session的火爆现场
带什么帽子好呢?
本届大会其中一项重要环节就是投票并制定第一份全球腹股沟疝诊治指南(WorldGuidelineforGroinHerniaManagement)。现场通过互联网投票的方式进行,全场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专家,只需手机或电脑下载APP,登录后就能实时进行投票,确保本指南的广泛代表性。但其中一段小插曲就是,加拿大疝外科协会主席及其专家们明确对该指南表示质疑,并表示不参与投票。(编者按:这是找茶的节奏么????看来林子还是蛮深的。。。。)
DavidChen主持投票现场
中国学者积极投票中
加拿大人表示不愿意
会议深入探讨了关于疝和腹壁外科的各个领域内容,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技术的进展,纯组织修补技术背后的生理问题,探讨了关于腹股沟疝术后疼痛和运动疝发生相关问题,某些特殊的专题包括污染环境下的切口疝修补,胸腹疝的诊断和治疗,腹壁关闭技术,疝外科的急症,还有术前准备的优化策略等。另外还设有平行会议(ParallelSession)环节,探讨一些诸如食管旁疝和腹壁整形方面问题。在关于腹壁和腹股沟疝生理科学环节,还有住院医生(resident)和研究员(fellow)参与的scientificsession和videosession。会场还专门设有拉丁美洲疝外科专场,拉美各国专家同道汇报了他们各自地区疝外科的技术发展,该部分采用西班牙语演讲,现场英文同步传译。
与Rosen和Hope合影
Yuri讲述机器人TAR手术
会议进行到最后一天仍高潮迭起,专门设立了一个环节重点介绍腹壁重建方面的微创外科最新进展,来自德国的ReinpoldW介绍了他们的MILOS技术,来自巴西的AbdallaR则介绍了腹腔镜下使用切割闭合器进行中线重建的技术,来自美国的BelyanskyI介绍了腹腔镜下的腹横肌松解技术(TAR)。但在接下来的几位美国学者讲述的机器人技术在腹壁重建领域的应用,更是将手术技术推向极致,其中包括BallecerC介绍了机器人TAPP手术在各种腹壁疝(VentralHernia)中的应用,还有WarrenJ讲述了机器人下的Rives-Stoppa技术,NovitskyYuri讲述机器人的腹横肌松解技术(TAR),让笔者叹为观止。
参会的中国代表团
中国学者演讲
中国代表团一行5人,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组长唐健雄教授带队,其余4名成员均获邀进行大会发言,他们是:首都医科医院申英末教授关于国产化学性医用胶(康派特胶)在腹股沟疝手术中补片固定应用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但申英末教授因公未能参会,由秦昌富博士代为汇报;医院陈双教授获邀进行术前渐进式气腹(PPP)在巨大切口疝患者中的应用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顾岩教授进行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基因组学分析研究;南方医科医院李炳根教授进行腹腔镜治疗儿童嵌顿性腹股沟疝的大宗病例汇报。尽管现场参会中国学者不多,但还是可以发现不少中国元素。当看到国旗出现在大会主席台上,让笔者倍感自豪。AHS前主席ToddHeniford的发言更让所有参会学者眼前一亮,他多次引用我国孙子兵法的名言:“Knowthyself,knowthyenemy.Athousandbattles,athousandvictories.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有“Thesupremeartofwaristosubduetheenemywithoutfighting.不战而屈人之兵”,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得到充分的体现,威武的秦俑让来自东方的面孔倍感自豪。
AHS前主席ToddHeniford的发言充满中国元素
近年来我国疝和腹壁外医院唐健雄教授、医院陈杰教授等业界熟知的前辈们不懈的努力下,我国疝和腹壁外科领域得到长足进步,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这些前辈们的号召和指引下,疝外科医师尤其中青年医师获得了更多参与国际交流机会,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通过近年来AHS年会的参会学习经历,笔者获益良多,但也感到中美之间在疝和腹壁外科领域仍存在的巨大差距,尤其在巨大复杂的腹壁疝缺损重建技术方面,还有基础研究和技术设备方面,疾病治疗随访数据的采集和规范化管理方面,机器人技术领域等,当然与人种和疾病构成谱的差异有关。由于中美两国医疗体制和语言的差异,阻碍了更为深入的医学科学交流,这其中语言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学好用好英语,增进与世界的交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终赶上世界先进的步伐。
AHS会议结束,与DavidChen道别,与未来的主席共同期待未来,期待GlobalConference
End.........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