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老伯突然腰痛以为闪了腰,医院才知是肾结石惹祸。遗憾的是,由于结石梗阻时间过长,左肾严重积水坏死。
“医院就好了。”17日出院时,“丢”了1个肾的李老伯说起这半个月的经历,后悔不已。
老伯感觉左腰隐隐作痛,以为闪到腰65岁的李老伯家住汉口后湖,8月11日他被家医院急诊科门口时,疼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李老伯告诉接诊医生,一周前,他突然感觉左腰隐隐作痛,以为只是上楼梯时不小心闪到了腰,也没有在意,随后几天,腰痛越来越厉害,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在家里躺上几天应该就会好,医院的李老伯忍痛扛着。
医生:双侧输尿管结石引起的双肾积水11日凌晨2点,他腰痛难忍,在床上直打滚,半天都排不出尿,家人见状赶紧将医院。急诊科检查确诊,李老伯是双侧输尿管结石引起的双肾积水。其中,左侧严重积水,比正常增大了两倍半,肾脏皮质已经被大量肾积水挤压得只剩下薄薄一层。详细检查后,医生遗憾地告诉他,左肾已坏死。
据悉,门诊中像李老伯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几乎每天都会碰到因肾结石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肾脏积水积脓、肾功能受损的情况非常常见,严重者甚至会肾萎缩和尿毒症。
医生解释说,夏季夏日,人体的排汗量和水分蒸发量都大大增加,导致人体水分流失严重,尿液就会变得少而浓,其中所含的草酸钙等代谢产物浓度升高,很容易就会形成结石。
此外,高强度紫外线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和维生素A合成加快,促进小肠吸收钙离子,使得尿液中排泄钙增多,从而易形成结石。
日常多喝水,结石不疼不代表病情轻微医生提醒说,日常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且最好是白开水,不能以饮料代替。大量饮水可以稀释尿液,促进排石并且预防结石复发。结石不疼不代表病情轻微,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积极治疗,千万不要拖延。
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症状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烈绞痛,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拧着肾脏。
疼痛从一侧腰部开始出现,像潮水一样愈发剧烈,到极致后短暂减轻,可更剧烈的疼痛却很快再次涌来。
痛感从腰部向同侧下腹部、大腿根放射。
坐卧不安,满头大汗,恶心想吐,体温也轻度升高了,甚至还出现了血尿……
这是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症状。
也正是因为这种疼痛,不少人对泌尿系统结石心有戚戚,并担心:补钙、摄入过多的矿物质,会不会增加肾结石等的风险?
服钙片、喝牛奶、吃豆腐会造成结石吗?结石的主要成分中有钙,不少朋友疑惑日常补钙、喝牛奶、吃豆腐等,会不会增加结石风险呢?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其实,补钙不但不是导致结石产生的主要原因,适量补钙其实是可以预防结石发生的。
饮食中的钙在进食后有一部分从肠道吸收入血,另有一部分钙会滞留在肠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没有被吸收的钙可以结合食物中的草酸成分,从而减少草酸的吸收。
另外,适量补钙有助于刺激血钙自我调节、减少「钙搬家」,让已有的钙继续静静地待在骨头里发挥作用。
喝硬水会造成结石吗?有人担心日常饮食饮水中矿物质过多会引起泌尿系统结石。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欧洲的泌尿系统结石发病情况调查显示:水质较硬(含钙量高)的英国和水质较软的荷兰两国居民,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没有明显区别。
日常饮水中矿物质含量的多少,不直接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放心喝水就好。那么肾里究竟为什么会长石头呢?
肾里为什么会长石头?目前的研究表明:肾结石与机体代谢功能、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构异常、遗传、日常饮食结构等,都有关系。
近年来居民营养结构的改变,是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及复发率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常来说,喝水少、吃肉多的人,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会更高。
怎么预防长石头?健康饮食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维持饮食营养的平衡,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高脂食物,高蛋白食物则需要适量。
多喝水
一般推荐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在2.5~3升,保证尿量在2~2.5升,保持尿液颜色呈清亮淡黄色。肾功能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应适量饮水。
多运动
经常坐着,加上平时饮水少的话,尿液得不到稀释,尿液浓度增高,尿液中结石结晶沉积就容易形成结石。因为缺乏运动,小结石也不容易排出体外,日积月累,会慢慢增大。
最后强调一下,
并没有哪种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结石发生。
网传的吃某些东西可以预防结石
都是不靠谱的,所谓预防结石的保健品,
更是需要提高警惕!
(图文来自网络)
网罗健康,洞察生活,长按下方图片选择识别白癜风扩散的症状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