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雯雯: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目前就医院心血管内科II科。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
临床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却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拔个牙呀~切个瘤子息肉呀~取个活检呀~骨折了呀~
术前,外科医生会常规地问,有没有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果有,医生会赶紧说,停掉停掉!
但是,问题来了。
“医生,做个手术为啥要停药呢?”
“啥时候停呢?”
“啥时候又能加上呢?”
“剂量如何调整呢?”
“对了医生,我冠心病很重哒,到底能不能停药啊?”
……….
“医生,这手术我不做了”
要知道,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人可不在少数。总有一些冠心病患者在服着抗栓药的同时,因为其他病情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手术。
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交流一下,这许多的困惑。
首先,冠心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为什么会涉及到停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冠心病患者服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或防止动脉血栓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预防心肌梗死,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它们是冠心病必不可少的药物。
但是,血栓在外科手术时却有止血、凝血的作用,防止切口出血过多。继续服用抗血栓药物会增加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尤其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老年人、既往颅内出血病史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外科手术需要停服抗血栓药物。
那么,究竟在哪些情况下呢?
根据外科手术的紧急程度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手术需要不同的停药策略:
1.紧急手术
命都快没了,还有时间停药?赶紧手术吧!
紧急手术是指短时间内需立即实施的手术,要求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否则会因术前准备而延误手术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紧急手术无须考虑基础抗血小板治疗。
2.限期手术
手术时间虽有一定范围的选择,但必须有时间限制,不能过长延迟,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如恶性肿瘤的根治术。
限期手术,术前停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术后尽快恢复。对于有心脏支架植入史的患者,围术期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可能获益。因此,此类人群接受非心脏手术时,在除外严重出血风险的情况下,应继续口服阿司匹林。
对于密闭腔隙手术(如颅内神经外科手术、眼后房手术、椎管手术)或出血风险很高时,可于术前5天停用阿司匹林。
3.择期手术
可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实施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不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术前可做好充分准备。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胃大部切除术、良性肿瘤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等。
由于手术时间可选择性较大,因此,择期手术应尽量推迟至双联抗血小板疗程(俗称“双抗”)结束后。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双抗6个月后可考虑手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了血运重建的患者,外科手术的最佳时间应延迟至冠脉球囊扩张后14天、裸金属支架置入30天、第二代药物支架置入后3~6个月。也就是说,双抗治疗必须至少达到上述时间以后,才能考虑外科手术。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术前7天停用。为什么必须是7天呢?因为人血小板的寿命大约为7-10天,氯吡格雷进入体内后,与血小板不可逆地结合,直至血小板逐渐衰老被分解清除,失去作用。因此,停服氯吡格雷7天后,体内的血小板基本上都是新生成的,恢复了止血和凝血功能,此时就可以手术了。
注意:对于出血风险较低的小型外科手术(皮肤科、口腔外科、眼科、内镜活检),无须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还有一类特殊人群:需要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也就是俗称“搭桥”)的冠心病患者。直接在心脏和血管上动手术,血栓和出血的风险都很大,万一发生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么这类人群该如何权衡手术与抗血小板药物呢?
实际上,小剂量(mg)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风险较小,而它抗缺血的作用却是大大的。对于ACS患者而言,阿司匹林与安慰剂对比可降低50%的主要缺血风险。因此,冠脉搭桥围术期无须停用阿司匹林。
如果出血风险极高必须停用阿司匹林,建议术前5天停用,术后出血风险降低后尽快(4~24小时内)恢复使用。
相对于阿司匹林来说,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出血风险更高。所以,择期搭桥术的患者,建议术前常规停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5天。
如果缺血风险极高(如左主干或近端多支病变),可不停用,但应密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