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长杂志作者:邢远翔
临床试验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尴尬——数据大不是大数据我国的临床药物和生物样本非常丰富,这么多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在全世界是最大的,但是在临床试验的数据库收录上却很低。年全球有16万份临床数据研究项目,中国引用不到3%;美国3.7万出院患者,被引用接近50%,欧盟占30%,说明这些国家在建医疗机构的时候,非常注重数据质量。我国去年开始筹建国家医疗数据中心,筹建之初确定从家病案首页获取医疗服务质量、数量、效率的信息。医院的病案首页是极其不规范的,比如诊断疝气,到底是左侧腹股沟疝还是什么并未标明。骨科医生在操作一栏写“取钢板”,不知道取的是哪一侧的。这些都是数据质量的问题。
数据质量关系到我国医疗、教学、科研的发展,以及作为标准医院同台竞技的能力。我们现在也叫大数据,但觉得应该是数据大。大数据应该是科学、海量、实时的,数据集合在一起供大家分析、挖掘和统计。医院评价,每一个病种无论从平均住院日和费用上最高和最低有很大的差距,要清理、梳理无效供给和过度供给的问题,为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数据支撑。我们很多的临床问题,包括精准医学等,都源于精准的大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可发现我国在医疗安全上存在哪些问题,投资领域也需分析医疗的各种准确信息做出决策。近年来非公立医疗机构增速明显超过公立医疗机构级别上的“纺锤形”值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