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唐)
清晨的阳光煦暖,清风徐来,让人忍不住感叹美好。但神经外科的抢救室内气氛紧张沉重,屋外的美好被疾病阻挡在外,垂危的病人奄奄一息。在这间抢救室里,三张病床见证过许多的生死瞬间,见证过我们对于挽回生命的坚持,更见证了我们工作里的无数感动。神经外科病人急、重症多,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必须随时待命,工作繁琐不说,节假日也常常无休。但是大伙都毫无怨言,一直坚持着救死扶伤的信念,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挽回着处在生死边缘的生命。一名71岁的吴姓老年男性病人,年8月16日凌晨02:38,因车祸伤及头部及全身,头昏头痛2小时入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患者浅昏迷、意识丧失不省人事、生命征不稳定、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因伤势过重,抢救后依然处在昏迷之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子女们看着病重不醒的父亲,慢慢失去了希望,他们签字做好随时回家的准备。但医者父母心,我们医务人员不忍眼睁睁看着老人被死神带走,我们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我们就是病人和家属的希望,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于是作为管床护士的我,在之后每一天的护理中都不曾掉以轻心。日常工作中的神经外科护士
长期的卧床,让老人的身体发生了压力性损伤破皮,他的皮肤破溃,这无疑给我的护理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护士长廖光霞常常和我们一起到床旁查看,并指导我们更好地护理老人。我每天早晚要给老人做两次会阴护理,给他做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做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修剪指甲、洗脸、输液、打鼻饲、喂口服药、翻身拍背,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测生命体征……病床上的老人却还是如之前一样不省人事,没有任何反应。但我没有灰心,我知道这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我依然坚持做好每日的护理工作,不断地跟老人说话,鼓励家属重拾信心。日常工作中的神经外科护士就这样一天、两天...…在二十多天后的一次早晨护理时,老人的手动了一下。一旁的家属顿时激动起来,他们不停地说,“护士!他动了!我爸动了!”正在查房的唐其权医生立即交代我:“小秋加强翻身拍背”,我也大声地回答到“好勒”,对话声都能听出我们内心按捺不住的喜悦,病房内又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所有人一起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渐渐地,老人的意识从浅昏迷转变到昏睡,再从昏睡到嗜睡,经过接近一个多月的坚持,他终于醒过来了!随后,他的肢体能力也一点一点地恢复,转出了抢救室。之后,我总能在走廊上听见老人和家人的谈笑声,也看到了老人的笑颜,那是不同于躺在抢救室内毫无生气的模样,他的脸上有了新的色彩。十月份的时候,老人出院了。现在每每想起他,我总是庆幸我们不曾放弃,也感谢着那样不断坚持的我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用坚持换回了生的希望,我想这就是对我辛勤工作的最大肯定。编辑丨余小秋
编辑丨向蓉蓉
编辑丨坚利珍
审核丨廖光霞
监制丨周玲
监审丨丁美玲
医院订阅号
科普、专家、院内实时资讯
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