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说明:感恩生命中遇见的美好!年前有幸遇见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传人宋迎春老师,有幸读到老师的书《中医真正美》(老师慈悲上传的电子版)。为了惠及更多的有缘人,征得老师同意,现原文(65篇)连载刊登于此。愿读到此书的您能体味到《中医真正美》!再次感恩生命中的遇见!)
51.慢性疼痛(新东郭先生的故事)
临床经常有些各种疼痛的患者前来调整,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肩腰腿疼痛、心区痛、经期腹痛、癌症疼痛等等,很多都能有效地得到控制,甚至治愈。有些慢性疼痛患者因为经济或思想上的问题而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综合治疗,只是片面地为了追寻立竿见影的疗效而服用大量的化学药物,从而引起胃肠功能以及肝肾的损害,往往演变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导致机体系统功能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而诱发各种并发症,成为难以治愈的疼痛病,以至于最后造成残疾。
临床总结出凡是难治愈的患者,凡是给他(她)们治过病的医生,都遭到他(她)们的诽谤和怀恨,而在我的面前又表现得对我是那么的崇敬,虚伪的使人感觉很不舒服。
为了教育他(她)们,有次治疗间隙,我看他(她)们又坐在一起怨天尤人地谈论着,我的5岁女儿正好在身边,我就讲故事给我女儿听,让他(她)们也听听。
我对女儿说:“等我讲完了,要是还想听,就请奶奶、叔叔、阿姨再讲给你听,好不好?”
女儿听话地点了点头。
我开讲了:
从前,有只狼被猎人追的无路可逃,遇到一位教书先生,求先生救救它。起初先生也不想救它,但狼表现的很可怜,还说了好多奉承先生的话。先生动了恻隐之心,从肩上取下装书的大布袋子,倒出书,把狼装进去,书又放在狼的上面。
一切刚弄好,猎人就赶到了。问先生是否看到一只狼,先生骗他们说:“看到了,一条很大的灰狼,往东面跑了。”
猎人就继续往东面去追了。
估计猎人走远了,狼焦急地叫到:
“快放我出去,我要闷死了!”
先生打开布袋,放出了狼。
狼伸了伸腿,抖了抖毛,两眼直直地盯住先生。
狼说:“先生,我饿了,我要吃了你。”
先生惊愕地后退,颤抖地说:“我好心救了你呀!”
狼说:“你哪是救我?我都要被你的书压死了,装在袋子里快要闷死了。”
“再说,既然救了就救到底,我现在快要饿死了!”狼恬不知耻地说,并且一步步逼近先生。
先生连气带吓,浑身发抖一步步后退。
在这紧要关头,由于猎人没追到狼又回来了,狼撒腿一溜烟地跑了。
先生还站在那儿心有余悸地发抖!
猎人赶到埋怨说:“你真傻啊!那是狼心狗肺的畜生啊!”
……
——我停顿了一下点了支烟。
女儿急了,拉着我的手说:“后来呢?”
我笑了笑,望了一下他(她)们,不紧不慢地说:“狼只有另寻途径逃命,不一会儿,狼遇到了一位很有名气的‘郎中’在背着大箱子赶路。”
女儿急着问:“什么是‘狼中’?”
我拍拍女儿的头说:“就是医生!”
女儿咧开嘴笑着说:“那就是爸爸了!”
我抚摸着她的头故意卖关子不说了。
女儿着急地问:“狼中也上当了吗?”
我笑了,望了一下众人说:“不知道,这要看狼的心态。”
……
我借口有事,摸着女儿的脸说:“让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给你继续讲,好吗?”
女儿拉住一个当老师的患者,她借口有事,回病房了。
女儿又拉住一个当护士的患者,她也借口有事,出去了。
……
每个人都有事,女儿没有听到结局,就缠着我。
我安慰女儿小声说:“那‘狼中’要等这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心态好时才决定是否打开箱子救大灰狼。”
女儿才放心地出去玩了。
……
后来,他(她)们中有的就说我不但医术高明而且会教育小孩。当然,也还有的说我不但医术差还会骂人。
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使我想起了宗教中的一个故事:一个乞丐在寒风瑟瑟中无所依靠,一个人路过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馈赠,那么这个乞丐成就了一个好人的善心;抑或一个人路过看到这个乞丐,径直的走了,可是转念一想他又回来了,给予他一定的帮助,那么因为这个乞丐而改变了一个人;再亦或是一个人看到却无动于衷,那么上帝用这个乞丐看清了一个人。也就是说,这个乞丐就是上帝的“试金石”。
但,你不觉得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试金石”吗?
52.别让“心理聋哑”共同诱发“药物性耳聋”
我调理过一例聋哑患者,其过程和结果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寻味。该患者只有四岁,由于“感冒发烧”在诊所输液治疗3天无效,医院小儿科治疗,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收住入院,施以“抗病毒、消炎、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十余天后,发现语言障碍,随后才发觉听觉也出现问题。
医院的解释是:高烧引起的中枢神经损伤,是疾病的并发症,并且是不可逆的。
医生甚至还冠冕堂皇地拿出一份临床医学杂志说:“全国每年新增近万聋哑病人。”
家属无奈,出院后一个月左右,在亲友的介绍下来我处求治。
我看这患儿精神萎靡,满月脸,因要排除是否是药物的毒副作用造成的,就要看看患者的病历,其母又回家取来。看到病历,我明白了:上面用了大剂量的抗生素(甚至有对神经损伤很重的氨基甙类药,比如丁胺卡那霉素),还有超生理剂量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比如地塞米松、强的松、得宝松、甲强龙。看完病历,我陷入了沉思,好一会儿沉默无语。无可非议的是:按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原则,这样的用药是不错的,但“不错”并不等于对,因为这样的“治病”同时也是在造病,如激素引起的满月脸,氨基甙类抗生素导致的耳聋等。我在质疑:为什么大医生、小医生都这么用?难道现在所谓的医学就是如此的模式?难道只要按照特定的规则,所有的医生千篇一律的使用一种明知会造成更大损害的方法也是“科学”?并且又用千篇一律的说辞来对待病人家属的质疑,就不是医疗差错了?难道,难道医生自己就不该反省吗?
我抬起头望着病人的父母说:“调整看看吧,希望有奇迹。”
病人的爸爸站起来递了支烟给我,笑着问:“你能不能包好?”我轻轻地挡开他递来的烟,对他的无知投以责备的眼光。
为了平静自己的心态,我到休息间静了一会儿。
我真的很纳闷!
难道用了西药表现出毒副作用就都是正常?
中国人的大脑是否也被化学药物“化学反应了”?
为什么看西医从来就不问包不包,找到我就要求包治?
但我们毕竟不能和患者计较这些,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我来到治疗室为其针灸,通过辨证着重利用神经的高速传导的作用机制,针刺相关的三个穴位,来调节高级神经中枢的平衡系统,由于患者非常配合,很快就得到了需要的针感,所以只用了三根针几分钟就结束了治疗。
孩子的爸爸很不理解地说:“我们以前针灸一次都针30多根,而且留针近一个小时……”
我当时就觉得患者爸爸的心态有“毛病”,但医者的气度和胸襟让我发出一种正念,用慈悲的力量推开他的错念。
针刺后聋哑了一个多月的患儿回家后竟然能叫爸爸、妈妈,并且在他耳边拍手有点反应了!第二天来治疗时他爸爸说:“他能说话了,扎完今天我们回家好好教他,行吗?”
他望了一眼孩子,又说:“真舍不得再扎针!”
我揶揄地说:“就在手脚上扎了这三两根针你就心疼这样,戳了那么多吊针,用了那么多有毒性的药你就不心疼?”
他竟然反驳说:“照你这么说西医早就该倒闭了。”
我非常认真地问他:“知道为什么西医不会倒闭吗?”
他望着我,还没等他开口,我一字一顿的说:“因为有你这样的人,西医就永远不会倒闭!”
我看了看孩子,为了孩子,我强压住内心的不愉快,跟患者的妈妈说:“治疗需要过程,恢复也需要过程,必须坚持一段时间,扎针无任何毒副作用。”
次日患者竟然没来。一个星期还没来。
第十天来了,说是又感冒了,输了两瓶点滴今天又不能说话了。
孩子的爸爸一见到我就赶忙递过烟来,跺着脚发誓般的说:“我这次是铁了心相信你了!”
我白了他一眼没理他,摸了摸孩子,抱到治疗室给他扎针。这次我们都无语……。
四天后,孩子又能说话了。第五天,竟然又没来治疗。第七天仍然没来。
我坐不住了,我知道时间久了就无法治疗了,一种无名的悲怜涌上心头,我第一次拿起电话去主动要求患者来治疗。
可得到的回答是:“现在一天天见好,而且我们每天都在教他……”
任凭我怎么解说也无法改变他们,我几乎是跌坐在椅子上。
第十天,他们来了,孩子不但又不能说话,嘴巴还到处乱咬……
再治疗,后来只是能简单的说几个单词,耳朵的听力很差,要很大的声音才能听见。
后来,他妈妈跟我说出了实话:起初两次的疗效,他爸爸以为是“巧合”。
我深深地叹息:“巧合和奇迹是孪生兄弟,因为它们都是看似不合常理的事。人们一方面藐视巧合,一方面又在仰望奇迹,为什么有的人能视巧合为奇迹?可为什么有的人非要把奇迹当成巧合?”
——如果从我们心灵的本质来讲,它们都是必然的,绝对不是偶然!
53.“治痿独取阳明”
南方城市的患者慕名前来我处咨询,说是患有“重症肌无力”之症。一听这病名我就寻思:是谁给起的这个病名?单这病名就足以击垮人的精神支柱,就完全可以任意摆布病人了,多么高明的心理战术呀!难道我们先贤提出的“治病先攻心”就是这样的吗?
该患者提了一大袋子,医院CT、B超、核磁共振、心电图、肌电图、血液生化等检查。诊断从最初的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到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损伤、重症肌无力等等,还有糖尿病、萎缩性胃炎、月经不调……
患者和家人跑遍了省、医院,早已失去了治疗信心,用她爱人的话说:“医院一种诊断,只要再继续检查就继续得些从没听说过的病,越治越有病,我们都不敢再治疗再检查了!”
我反问:“那你怎么来找我呢?”
他说:“您曾在苏州讲中医养生大课堂,我的一个亲戚听过您的课,她咨询您时,您说了一句话:根源在脾胃,思伤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患者肯定由于至亲的人死去,悲思过重而造成!”他又说:“我们思来想去,您的话很有道理,事实确实如此。”
为了防止他们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我打断他们说:“现代医学在很大程度上依据的只是现象,有了现象就开始采取理论性的推测,但是不是就真找到了疾病的根源,真正分析到疾病的本质了呢?不见得。打个比方,医生只看到了树叶黄了,那么就开了给树叶增绿的药物,而不是看树根是否能给树干供得上营养,所以偏离了根本。”
我得知患者的爱人是教师,挺有层次,就专门为他们又上了一堂中医课。
我说: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安身立命的智慧结晶,她大到天地,小到个体生命,甚至一草一木,尽在其中彰显。她是“天”、“地”、“人”的融合,是我们身体和灵魂、情感的交融,这种交融最终会触及我们的灵魂深处。
如果我们以纯净的心灵去依赖她,你就会挖掘出我们身体和灵魂的秘密。同样,你也将会探索到关于宇宙、关于人生、关于灵魂的秘密。因为中医是以一种最自然的“物相”来反映、阐述真理,示人以通俗易懂的道理,教每个人去理解、运用。她源于一种最根本的、最深沉的爱。
这和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现代医学总是生理、病理及变幻莫测的数据和名称,除了本专科的人,其他人都是云里雾里摸不着边际,当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你怎么能不被任意摆布呀?
这或许就是中、西医本质和目的的不同吧!
中医是清净时的一种“参悟”。
凡夫心躁,是以俗心所思所行,故不得“参悟”,但“参悟”又必须以凡心去解释。
凡心有猜测、臆断、推理,只得解理,故其理只是现象,不是原因,所以不是真理!
中医是用己心去“参”,不用臆想,故有感触,“参”则明,“触”则通,“感”则悟,所以是得真相。
那么,你现在该明白了“解理”和“真理”到底是不是一回事?那些各色的检查和指标只是现象,那些琳琅满目的病名只是对应检查的说辞而已!同样,那治疗的实质呢?是在治病还是在造病?
患者一家人由衷地说:“您简直是得道高僧,今天您给我们醍醐灌顶了!”
我继而说到:“几千年的《黄帝内经》就明确阐述:治痿独取阳明。”
患者的爱人说:“我们找到救星了!”
在我的调理下,患者很快恢复了健康,而且他们对中医也有了新的认识。后来,患者的爱人专门题了一首诗送我: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理兮造化,穷极阴阳。
伏羲制针,神农尝草。轩岐问难,医道乃昌。
梯航九译,真谛发皇。流派纷呈,代显奎张。
博大精深,疗效昭彰。泽被华夏,惠及万邦。
渐至近代,国运衰伤。皇皇国粹,尽造残殃。
欣逢盛世,日月重光。医学难题,望眼岐黄。
这首诗一直挂在我的办公室,闲暇时我总会看几眼,并且常吟哦几句,好像要唤醒什么似的。
54.幸福的“肝炎泪”
我把针灸看作事业,也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十分热爱研古探新,但也服膺于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创新与温故,是一个中医的基本学习方法。荀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心底,常常迴荡着医学史的风云。
还记得么?20世纪50年代,人类得了肺炎就是大病,后来又出现肺结核,接着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肝炎、艾滋病等不断涌现出来的顽固难治的恶性疑难症,经过了这么多年,老的疾病非但没有绝迹,反而出现了耐药、隐匿、高发等难以遏制的势态。
非但如此,近几年又接二连三地出现埃博拉病毒、疯牛病、非典、禽流感、甲型HINI流感等,大面积跨地域性传染、高致病致死性的传染病。
医学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医疗设备和条件越来越先进,但却无法让新旧疾病彻底销声匿迹,反而不断地出现人类始料不及的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子宫肌瘤等疾病正在汹涌的发展,而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人类面对这些疾病大都措手不及,这也显示出我们的无助和渺小。面对疾病的肆虐,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一下呢?是否应当从我们自身寻找原因呢?如果说疾病和死亡是“果”的话,那么,“因”是不是我们自己种的呢?
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的神经是否已经麻痹?不然,怎么无法感触到世界正逐步走向炎凉,并且习以为常?我们的灵魂已经缺失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对丑恶现象熟视无睹?我们的认知已经模糊到什么地步,以至于正反不分……当所有的这些都综合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时候,就可以很自然地面对许多医生为了金钱而大肆开高价药,完全不顾及病人的负担和毒副作用的医德缺失的现象了,也就更可以自然的看待因一时无钱看病而出现的冷血医疗事故了;当然,也就习以为常的看待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正日趋紧张的态势了(难道不是吗?现代的医生和患者之间不是常常剑拔弩张吗?)同样,也就很可以理解了为什么简、便、验、廉的中医受到冷落的原因了。这些或许就是疾病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中医是一种仁术,她源于根本的、深沉的爱,这种爱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她像我们的母亲,教我们如何改掉导致我们疾病形成的不良习惯,并且指导我们如何建立起符合我们生命根本规律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所以,正因为这种爱与生俱在,才不被我们重视,就像我们很容易忽视母爱一样,当失去时,才去深切的体会她的无私和伟大……
曾有一位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我的博客,我们通过简短的聊天后,我就发觉他和大多数人一样走上了医疗的误区和盲区,他忽视了维护健康的根本:充足的休息,适量的运动和平衡的饮食,而他的工作和生活规律非常混乱,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从人体的“生物钟”来讲,肝的生理功能在子夜(也就是1:00—3:00)舒展运作。《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卧则血归于肝”。“卧”就是睡觉的意思,睡觉就要闭眼睛,因为“肝开窍于目”,就是说眼睛闭上了,全身的血液就会归于肝,由肝来充分过滤血液。假如你的睡眠不好,就应该先调整睡眠,因为睡眠不好,肝排毒的效果也差。同样,由于血得不到充分过滤,肝脏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濡养。只有正常充足的睡眠,才能使肝脏得到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这位网友片面的以为,只有使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才能抑制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虽然也认可人体本身也有内源性干扰素,可以自动抑制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但他像很多人的认识一样,以为联合上药物作用肯定更强大,却完全忽视了根本的前提是免疫力的增强,还必须要有平衡的营养、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及良好的情绪。因为我们经常发现乙肝患者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服用药物,各项检查指标也会趋于好转。也就可以说明人体自身抗乙肝病毒的能力在很多时候要强于药物。
所以,我通过很长时间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告诉他在服用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前提下必须要按时休息,调整饮食的平衡。还好,他终于信了,也很可贵的坚持了适量的运动。半年后,春节那一天一打开博客,就看到他的贺卡和留言:
——面对疾病,我们不要去抱怨和退缩,我们要用积极的全新的方式去对待,就会有新的收获,并且完全能找回健康。
健康是如此美好、珍贵!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要——
感恩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
同时要感恩您,给了我健康!
——那个春节我很快乐,被他的祝福包围着,我想他的父母也是如此吧!
我也留言给他:
如果,这是你的“回向”——就请你同时“回向”给一本书的作者,我是无意中从她的书中读到关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的一段话:“夫藕生于卑污,而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丝纶内隐。生于嫩蒻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我是根据她的建议让你多食藕,虽然以前很多老中医说食藕对肝炎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但我不是很相信,所以,我觉得我只是改变了你的作息时间,饮食的改变来自于那本书的作者,很可惜我把书名和作者的姓名都忘了……
他复留言:我爱中医!!!
并且说他哭了,但眼泪不咸也不苦,而感觉是“甜”的。他说哭的很幸福很感动,他还用《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肝在液为泪”,来说明他肝炎好了,所以眼泪真是“甜”的呢?!
我留言:“苦”和“甜”都是心灵的体认吧!
55.为女性的健康专题讲座
如今,在各种所谓的高科技医疗下,女性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疾病,而且,高科技并没有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相反地,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创伤和负担。而我们依据古人的理论去辨证施治,依然可以解决西医必须手术来解决的“子宫肌瘤”、“附件囊肿”、“乳腺增生”等疾病,这是为医学界所瞩目的。我们就开始反思了:为什么现代医学没有最终解决妇女病的病根呢?问题出在哪儿?
年5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我和很多中医高端人士探讨这个问题时豁然明白——现代医学是“靶向性医学”,也就是单纯的以尸体解剖为依据,即疏忽了男女本质的不同。
早在战国时代,《三国志·华佗传》就记载华陀针药并用治疗“李将军胎死不去案”。说明针灸治疗妇科疾病早于战国时代。成书于春秋时期的《黄帝内经》全面论述妇女的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治疗,为后世的妇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西汉末的《黄帝明堂经》就具体提出43个治疗妇科病的腧穴。治疗的妇科疾患有月事少、月事不通、绝子,胎衣不出等等。东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列三篇专论妇科,首先明确针灸治疗妇科病宜辩证论治。
隋、唐之际,妇科有了飞跃的发展。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列妇人三卷,对妇人的经带胎产诸疾论述详细,并首次根据妇人的妊娠生理提出了妊娠妇女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在《千金翼方》中讲述了四十五种妇科疾病的治法。
宋代妇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官方组织编写、集医方大成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详细记载了前人有效的医疗经验,为后世的妇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提出妇科疾病中主症相同而兼症不同的病候宜加以区别,并配以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使妇科学的治疗效果大为提高,其理论更为科学化。此外,宋、金元时期许多医书也载有大量的妇科内容。到了明代,还出现了不少内容比较系统而详尽的妇产科专著,对于妇科病的治疗均有介绍。妇科学在明代、清代已趋成熟,并发展成为一门较系统的学科。
女性的经络循行以及生理功能是和男性不同的,就女性本身而言,随其生理年龄的改变经络的循行和功能也发生了改变。现代医学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脏腑功能失调与冲任督带损伤是妇科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脏腑中以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肾);天癸即行,皆从厥阴(肝)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脾)。”
(一)足少阴肾经
肾藏精、主封藏、主骨、主髓、主生殖,“冲任之本在肾”,“胞络者系肾”,肾与胞宫、胞脉关系密切。肾气不足、肾阴亏损或肾阳衰微以致肾阴阳失调影响冲任二脉的调节,导致月事不调、崩漏、闭经、不孕、流产诸症的发生。如《灵枢》载:“肾脉微涩为不月。”
《金匮要略》认为:“少阴脉细,妇人则月水不通也”。《普济方》云:“治妇人月事不调,过月则闭,则足少阴肾经......”。
(二)足厥阴肝经
肝藏血,主疏泄,肝经环绕阴器。肝气疏泄太过与不及均可导致妇人诸多疾病的发生。如《丹溪心法》云:“女子以肝为天”。《本草纲目》亦记载:“妇人经闭,有有余不足二证,有余者血滞,不足者肝伤”。
(三)足太阴脾经
脾主运化司统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女科经纶》曰“妇人经水与乳皆由脾胃所生”。若脾胃功能衰减,则妇人百病皆生。《诸病源候论》云:“月事不来,病本于胃”。《人镜经附录全书》也有“冲任劳报经海欲动、脾胃虚弱故不能制约其血,倏然暴下谓之崩中,亦有非时血行,淋漓不断谓之漏下”的记载。《医宗金鉴》则有“血海主月事不调”等。
(四)奇经经穴
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岐,皆终于带脉。《内经》云:“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其女子不孕”。“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妇人疾病均发生在带脉以下而当冲任二脉经过之处,故调养冲任为治妇人病的一大要则是中医的一大重要学说。
所以,女性这些特殊的生理,如果你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为女性治病的问题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基于对妇女病的认识,在这里我想为女性们作一次健康讲座。这里我们就以一个简单的“月经不调”,来把她的发生——发展——结果,给你理出来。同样,你也可以从结果——发展——发生,去反向求证。
气虚(肺的功能不好)——月经会提前5—7天——乏力(轻微运动就气喘)——生下孩子老会生病。
血虚:先是月经提前——然后似乎正常——再后就会往后推迟(经期缩短)——闭经(生下的孩子个子矮,多数易患多动症)。
血瘀:月经推后、量少——色紫黑、有血块——痛经(少腹会痛)——生下孩子易得疝气;——喜冷饮——(生后还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
脾虚:经行延后(带下、量多、质粘稠)——更推迟——胸闷、泛恶——月经淋漓不尽(生下孩子偏食)——提前闭经。
肝肾皆虚:经期忽前忽后(量忽大忽小、色红或无血块,或经有正常)——头昏眼花(常伴失眠、心悸)——生下孩子易脑瘫。
而这些功能的改变和病理的形成,是造成闭经、输卵管不通、卵胞不成熟、以及卵巢囊肿等不怀孕和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发因素。现在不是有“试管婴儿”现象么?可是由于失去了理想的孕育环境,试管婴儿成活率都是很低的。试管婴儿难活和这里“反向求证”中的道理基本相同。
你该明白了为什么电视医疗广告最多的就是妇科疾病和不孕不育了吧?
——我们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最相信广告,广告上说的东西,要是真的那么好就不用广告了!中医泰斗程梓农院士说:“假话被无知的人听多了,就深信不疑了!”(越治不好才有越多的病人呀?医院呀?医院多了要生存就要广告呀!)医院遍地买单吧。
所以,我在临床调整好的不孕病人,都是南京、上海、北京的瞎折腾了几年依然肚子平平的。大多是在治愈过的好心亲友介绍下,抱着给她亲友点面子的态度来试试看。(你说她们大脑是不是也有毛病了?)
因此,对这样的病人,除了看病我从来不和她们多说一句话,免得还以为她的亲友是我的医托儿。(真有这事,好人有时很难做的!)
你该明白了月经不调,绝对不是千篇一律的打点黄体酮,就能解决问题的根本了吧?
当然,你找现代医学的医生看病,他们是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操作的,只要是月经不调,一百个人都是一个方子一样治疗的。
当谬误被一百个人统一地奉称为真理的时候,假的就成“真的”了。
可真的遭殃的到底是谁呢?
56.“东风压倒西风”是要有条件的
年4月26日,受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镇磨山村一村民所邀,为其濒死的岳母出诊。
至病人床前,见病人脸色苍白,已经奄奄一息,气若游丝,大小便失禁。询问病史,得知她已有多年三叉神经痛病史,半年前疼痛加重,服用止痛镇静的西药后,身体状况急剧下降,可是,不吃药又疼得难以忍受,已经十几天粒米未进,每日只是饮点水,人也不清醒,有时连亲属都不认识了。
我以药物毒副作用引起的胃肠反应为着手点,针灸施以穴位来激发胃肠的生理功能,同时开了三剂“开胃汤”煎服。
第三天,传来佳音:已经能吃饭了,并且大小便能自控。遂又请我出诊。患者看到我的到来,已有意识并能说话,把脉后发现脾胃已有生机,我故意激发她:“老人家,你在骗我,你能动弹为何不动呢?”
她缓声回答:“我不敢,担心他们(指身旁的亲属)害怕”(她已经穿了寿衣了)。
我笑着说:“不要紧,有我在。”
患者一下坐了起来,虽然在场的人心理都有所准备,但除了我,其他人还是被穿着寿衣的她吓得四处逃窜。
一时间,在青湖我名声大振。
其一亲戚患子宫癌,医院已经拒绝给其治疗,建议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医生说是活不了几天了,患者已经十几天未进食,每日最多能喝口水而已,生命垂危。
患者家属找到我求我去看看,到了之后,我发现患者的家里很穷,除了简单的桌椅、床,没有任何物件,可谓是家徒四壁。病人脸色蜡黄,骨瘦如柴,已经到了严重的“恶病质”了,同时剧烈疼痛,阴道流脓血不止,满屋腥臭,从腹部按压,触及子宫直径超过20厘米,质地坚硬,腹股沟两侧可触到多个直径约8—10厘米的淋巴结,坚硬如卵。
通过交谈,发觉她是云南人,一种直观的感觉是被拐卖来的。此人四十多岁的年纪,我觉得她在云南肯定已经有家庭有孩子了,我假装要她家人出去找东西,与其单独交流了几句得知:在云南的家已经有一男一女,大的已经20岁了,女儿17岁了。到这儿已经7年,生得一女,已5岁,这家人对她还是挺好的。
我开导她说:“那边的儿女都大了,不用你惦记了,就是让你回到那个家还有幸福的可能吗?这边的女儿这么小,她最需要你呀!所以,你一定要积极配合,养好身体,把孩子抚养大为根本。”
患者噙着泪,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出于一种本性的仁爱,我给其针灸,施以“腹痛穴”、“胃病穴”,当即患者就觉得疼痛明显减轻,家人几欲给我跪下。
继续调理十天左右,患者阴道已经不再流脓血,子宫明显变小变软,同时左侧腹股沟淋巴结也明显变小变软,并且已经能干简单的家务了,医院继续诊治一月后情况大为好转,但她丈夫回了一次家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可能是亲友不利的语言太多,都说这种病治也是白花钱,迟早都得死,最后是人财两空等等,她丈夫就整天问我:“能不能包好?要治到什么时候?”
开始我也耐心地讲解给他听:“治病没有包好的。对于这样的患者,大医院已经拒绝治疗,宣布病危,你们必须抱着多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维持,这么短的时间能有如此的疗效,我事先想都不敢想,患者现在仍在继续好转,带疾延寿也是好的”。
他颓丧地说:“那有什么用?迟早还不得死吗?”
我哑然!无奈!因为我扭转不了他愚痴的心态,遂安排她出院。
出院时,她哭了,那种眼神谁看了都心酸,很多病友也都哭了。当然,有的是被她家人气哭的。
可我能怎么办呢?我能说包好吗?一连几天我难过得吃不下饭。
我陷入了沉思:到底怨谁呢?到底该怎么帮呢?最应该先帮谁呢?她丈夫以及她丈夫的亲友的观念就不需要改变吗?这使我想起了儿时的一幕。
二年级暑假,到农村姥姥家,在一荷塘边玩耍,见一青蛙在树下飞快地弹出舌头捉虫子吃,肚子吃得鼓鼓的,还在贪婪地捕食,以至于一条蛇尾巴也被当作虫子吞下,而蛇乘机飞快地转身缠绕住青蛙并张开大嘴,青蛙也极力地鼓起肚子,嘴里发出低沉的“咕咕咕”声……
我也是本能地拿起树枝跳过去,在要打蛇的一瞬间我怔住了。打了蛇,救了青蛙,蛇会不会饿死?蛇不还是要吃东西吗?青蛙不也还要吃虫子吗?这些真相只不过我看不到罢了。
真不知该怎么办?犹豫间蛇松开了青蛙飞快地窜到草丛,青蛙也跳进荷塘。
可问题是一直到现在我也无法明确地知道到底该如何解决。面对这位患者,我亦怀着同样的心情。
后来在观看了《西游记》后我陡然明白:孙悟空本事那么大,齐天大圣呀!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能上天入地,还会七十二变,可为什么观世音给他起名叫“悟空”呢?
应该是什么时候悟出本事再大也是空的道理,可能才算修成正果吧!
57.“习惯性打嗝”的趣事
一老妪整天唉声叹气,闷闷不乐,还经常一吃东西就打嗝,以至于看到饭就害怕,虽说打嗝并不怎么难受,但却也被折腾的心烦意乱的,家人是寻遍中、西医都无效。西医B超、胃镜、核磁共振都检查了,也没有实质性的问题,最后说可能是胃动力问题,就开了些助于消化的和增强胃动力的药物,可服用后一点效果也没有;中医诊断是肝气犯胃、胃气上逆,汤药、针灸也是乏效。
当这个病人认识我时,我正在寺庙做义诊,她和老居士去寺庙吃斋,看到我在给别人针灸,因感觉疗效特神奇,所以想自己也尝试尝试。但我没有直接给她针灸,而是和她先聊了一会儿。
她坐在长椅子上,一边攥拳头敲着后背,一边脖子一伸“嘎、嘎……”打了几个嗝,叹道:“哎,吃斋也没用!还是打。”
我感觉特好笑:“你把吃一次斋就当成灵丹妙药啦?”
她就望着邀她一起来的张老居士说:“张姐说吃斋好,能治病的。”回答的一板一眼!
那张老居士就说:“带你来吃斋是假的,目的是想把你哄来找宋医生看看的,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呵呵,她们给我戴高帽子了。
我正要说几句客气话,她手机就响了,好像是她开鞋店的大女儿打来的,意思可能是请她给烧烧香,求求菩萨保佑生意发大财,接完手机她就跑去烧香了,说等会上完香再来针灸。
一会儿她挺高兴的回来了,正要说话,又“嘎、嘎……”的打了几个,然后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卖雨伞的女儿打来的,要她也给上上香,也求菩萨保佑生意发财。她望着我挺不好意思的说:“我去去就来,真对不起。”就又跑去求菩萨了。
我觉得这家人挺有意思的,所以等她给卖雨伞的二女儿求完菩萨又兴冲冲的回来想针灸时,我笑着对她说:“你这两个女儿,菩萨也为难,卖鞋的希望生意好起来,肯定不希望下雨了;卖雨伞的希望生意好起来,肯定不希望晴天了,你说菩萨怎么做啊?”
她睁大两眼望着我,还没等说话,又是“嘎、嘎……”连续打了几个嗝,最后叹到:“是啊!我都给愁死了,现在生意真难做!都挺不容易的!哎、哎、哎……”连声叹道。
我说:“你愁什么呢?”——其实,我已经知道了她的思维习惯了!其实人有两种:一种人就是什么事都往好的一面看;而另一种人就是什么事都往坏的一面看。当然,疾病也是如此,一种是器质性的,就是确实是哪个部位发生实质性的问题了;一种是功能性的,就是没有具体的实质性的损伤,而是功能的问题。但在人体中这两者会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功能改变会造成器质性改变;器质性损伤,必定会影响功能性改变。而最终可能两者都共同存在互相影响!
她长出一口气,叹道:“我就要给她们姊妹俩愁死了!”
我就紧接着问她:“如果你是菩萨,你会怎么处理呢?”
她还真的认真考虑了一下,自己也笑了:“真没法处理来!”
但她立马反问道:“不是说菩萨是法力无边吗?菩萨肯定会有办法的!要不怎么当菩萨啊?”——她还真行!辩机真厉害!
我笑着问她:“你知道什么是菩萨吗?菩萨在哪吗?”
她茫然了:“不知道!”
我说:“菩萨是我们自己,是自己正确的观念、心念,菩萨就是我们自己的心。”
我继而说道:“其实你今天求菩萨,求对了,你过去每天都难过,是因为卖鞋的要是摊到阴天了,你就为大女儿惦记着;卖雨伞的要是摊到晴天了,你就为二女儿惦记着。也就是你天天心苦!”
她说:“是啊!怎么办啊?”
我认真了,很庄重的口吻说:“你换个角度看看:其实你是最有福报了。你看,不管阴天晴天,生意都给你家做了!”
担心她听的不太懂,我就又进而说到:“晴天你应该为卖鞋的大女儿高兴;阴天了你应该为卖雨伞的二女儿高兴!”
她笑了,很可爱的笑了,在场的都笑了,那带她来的张老居士更是脸上绽放了花朵:“你看,找宋医生找对了吧?!”
她挽起袖子让我针灸,我施以右侧内关穴,一针下去,说来真奇:她的嗝瞬间就停住了。自己连连叫道:“胃好舒服,就像一块石头掉下了!”
真的是神了,从那再也没打嗝了!
但我知道,虽然内关穴男左女右使用,确实可以治疗打嗝,但可能核心的问题并不是这单单的一针的问题。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真的菩萨显灵了吗?如果是的,菩萨到底在哪呢?
我也知道,我不是菩萨。
那她是怎么好的呢?
58.关于针灸医术的第一课
我常给新学员讲:尽管有再好的医术,但病人的痊愈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这一方,还有病人那一方,包括家庭如何解决好“忧思悲恐惊”等情结,当病人情绪顺的时候,医者的力量就变得很大;当病人情绪纠结不清的时候,医者的力量会变得很难征服病患这一方。《红楼梦》上说的“东风压倒西风”是要讲条件的!
我们的中医学是以自然规律(客观性、整体性、宏观性)为线索作为指导。
1、中医的定义——来源于生活,具有年的传承、发展史,是我们的祖先为了提高适应生存能力而不断积累产生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2、中医的特点:历史悠久,以传承为主要发展手段,简、便、廉、验为其主要特征。
3、中医的劣势:只以传承为主要模式,因为尊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带有地方人文特色,不利于集约化发展。
以现代医学的靶位性诊断(微观性、局部性、主观性)为切入点。
4、西医的定义——来源于战场,有多年的历史,是以尸体解剖和动物实验为依据的学科,以集团控股式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市场经济行为。
5、西医的特点:对应急性伤害、靶向性诊断、模式化发展具有强大的优势。
6、西医的劣势:单一针对靶向性诊断,忽视整体性,忽视个性特征。是以医疗为市场资源的商业行为。
我们必须以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系统的、全方位的、平衡的、安全的、绿色的方法为手段,来促进和提高机体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包括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适应能力)。
我们的特色
1、不在患处入手,以平衡的理念为核心,在手脚取穴,突出安全、特效、简便的特点。
2、不选择时间、地点、环境。
3、不选择性别、年龄等群体。
4、不选择病种,以保健为主要的核心理论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来让患者自己抵御疾病。
技术来源
创新于义诊(寺庙义诊以及基层社区的需求,由大量的一线病人对比产生的一针疗法。)
发展于实践(农村、社区的大量应用,部队基层的训练保障提供的广阔天地。)
定位于以人为本,真正的恢复我们祖国医学的宗旨——救死扶伤与市场无关。
我们的观念
疾病是由外因(六淫)和内因(七情)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而这些是所有的医生都无力给你解决的。所以,一切医疗手段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后,激发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和预防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药是用来救命的,不是用来治病的!医乃利器也!——药是一把双刃剑。)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与生俱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系统、自我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医、兵者,乃不祥之器也!)
人的健康离不开三大要素:1)良好的心态;2)足够的气血;3)畅通的经络。中医一直在讲精、气、神。精(生命活动的物质)、气(生命活动的动力)、神(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三者互相和谐运作,也就是平衡,我们才能永葆健康。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所以我们的身体是以气为主要功能保障。气亏则病,气滞也病。欲治其病,必先治其气。汉唐之前的中医出于道家,医者是要通过自身的修炼来体悟自然界的五种元气运行的规律,(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正能量的运行方式,而不是医学走到末路而提出的单纯的五行属性及相互的关系。)
气以行血,(气为血之帅)。血以补气,(血为气之母),互生互用,二而一也。气为阳,血为阴,阴阳互为对立、统一、互生、消长、依存。这些是矛盾后的统一,也就是真正的大和谐。(艺术也是在冲突中寻求统一的,所以真正的艺术也是有生命的。)
疾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的气没劲,遇到一个地方稍微狭窄了,就在那儿就过不去了,也就停那儿了,淤住了,这个地方就疼了。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法正常运行来给身体提供保障。这种人是哪儿都难受但可能疾病无定位,严重的可能是多种疾病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存在。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修复身体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修复时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除。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比如发烧,是躯体对疾病的重新调整而产生的生理现象,而医学却看待表象的问题去处理)。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中觉悟出来的。“佛”就是觉悟、智慧、明了的意思!智慧好像一盏明灯,明灯能破除一切黑暗,而智慧也能破除一切愚痴。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中医是与远古道家哲学同源而生,所以说中医绝不仅仅是医学,更是凝聚着远古祖先探索关于宇宙、关于生命的智慧结晶,是先哲在与大自然的统一协调之中,所体悟出的安身立命的哲学。所以说,要想成为一位高明的、上乘的中医,必须熔儒、释、道、武、艺于一炉而共铸之,这样方能真正铸就出一把斩妖降魔的宝剑来!
我们的心得
感恩——是患者成就了我们的医术
信念——未治愈的患者坚定了我的信念
回报——用感恩的心面对患者
共勉——视病人如亲人,患者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信仰——品德决定技术,胸怀决定舞台
升华——关爱患者才是真正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秦都驿站之健康之家信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