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起源于睾丸原始生殖细胞,为睾丸最常见的肿瘤,常为单侧性,右侧略多于左侧。发生于隐睾的机率较正常位睾丸高几十倍。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高发年龄为20~40岁,常见表现是无痛性睾丸肿块,约20%患者可伴随肿瘤出血或梗塞引起的睾丸疼痛。
病理分型
经典型精原细胞瘤,多见
间变性精原细胞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
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好
超声表现
内生肿块型:多单发,部分为多发,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多为均匀的中等低回声,部分有液化。
外生肿块型:位于睾丸上极和附睾头连接部附近,和睾丸共用同一被摸,呈“双球征”,边界清晰,内部回声较均匀,部分周边有液化。
弥漫浸润型:仅见病变的睾丸组织,不能探及正常睾丸组织,多表现为肿块较大,轮廓欠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比正常睾丸回声增粗,类似肝硬化的改变。
彩色多普勒:大多数睾丸精原细胞瘤内部可以检测到丰富的血流信号,血管明显增粗,走行不规则,呈分支状或呈网状环绕瘤体周边
预后
绝大多数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其5年生存率超过97.6%。一旦确诊,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需经腹股沟切口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同时行精索高位结扎。
参考文献
向素芳.睾丸精原细胞瘤33例的超声图像分析
牛乐君.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李进兵.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李超.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疗进展
陈坤.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治进展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