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会引发髋部出现疼痛症状?
一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早期的缺血性疼痛,股骨头逐渐缺乏血液运输功能,引发炎症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疼痛比较明显。2、塌陷以后出现滑膜炎疼痛,如果股骨头坏死进一步发展出现塌陷,这个时候炎症表现进一步加重,渗出增多,出现了滑膜炎的表现,关节腔内有明显的积液。积液增多以后,关节腔里面的压力增高,疼痛不断加重。3、晚期出现骨性关节炎,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塌陷明显加重,关节面整体不平、骨质增生。此时行走疼痛非常严重,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了,患者有跛行。有哪些检查方法?
1、骨质检查
2、血运检查设备:
有哪些治疗方法?
1、恢复血运技术:
2、软骨保养技术:
3、新骨再造技术:
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的后果:
由于股骨头坏死会产生疼痛,导致患者行走不便,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同时,股骨头坏死这一侧肢体的骨质由于肢体活动减少可能会发生疏松,股骨头破坏到一定程度时,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而且,关节的病变如果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整个关节形成骨关节炎,关节严重变形塌陷的话,“保髋”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就会增加,而且患肢将会缩短,影响行走步态,也会增加后期治疗难度。
此外,如果某一侧痛,人体就会调整,把一些力量转到另一边去,这样就会加重另一条腿以及、股骨头的负担,那么,原来好的关节在如此大的压力下,也将会出现坏死。
二
髋关节周围运动损伤
如髋关节撞击症、盂唇损伤、圆韧带损伤、髋关节软骨损伤;运动状态下髋关节承重的力量高达体重的5倍,运动时直接、间接或疲劳性损伤都可导致髋关节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但这类症状多被误诊为肌肉牵拉伤或软组织挫伤。有哪些检查方法?
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的后果:
关节内:髋关节软骨、盂唇、滑膜可能产生炎症,极易引起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导致骨质破坏,软骨磨损严重,关节间隙狭窄,造成严重骨性关节炎,不得不进行髋关节置换。
关节外:比如臀大肌、臀中肌、大转子滑囊炎,这些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可能产生炎症。
三
髋关节炎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在进展期中髋关节病变者可达50%。腹股沟区疼痛是髋关节受累的最常见的症状,常伴有行走和起立困难。髋关节内旋受限,并常常坚持轻度屈曲和外旋位。目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引发髋关节疼痛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临床研究认为可能是患者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引起血脂水平升高,促进骨细胞分化,导致骨质减少,以及影响其增殖活性及分化能力,引发髋关节炎症,进而导致髋关节疼痛。有哪些检查方法?
专家提醒:类风湿合并股骨头坏死相关检查不仅需要针对类风湿进行专项检查,还需针对股骨头坏死进行明确病因的专科检查。有哪些治疗方法?
专家提醒:类风湿合并股骨头坏死需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原发病的诊治,还需针对股骨头坏死进行系统化治疗,实现多病同治。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的后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慢性滑膜炎容易累及髋关节软骨、骨的侵蚀,且伴有全身骨丢失,最终导致关节破坏,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影响股骨头周围血液供应,导致暂时或永久性血液供应丧失,造成骨质变性、坏死,病变一旦侵犯关节,就会造成关节面的塌陷,最终面临髋关节置换。
四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在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的同时也侵犯髋关节的滑膜,使其萎缩或消失,髋臼和股骨头表面软骨失去髋关节滑膜的营养,软骨下骨细胞坏死,导致髋臼及股骨头软骨面粗造,活动时摩擦力增大,造成髋关节疼痛。有哪些检查方法?
有哪些治疗方法?
专家提醒: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股骨头坏死需针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原发病的诊治,还需针对股骨头坏死进行系统化治疗,实现多病同治。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的后果:
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患者居多。患者的关节功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脊柱关节会出现腰背疼痛,腰背活动的受限等,较为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除了关节受累以外,还会影响到关节外器官和组织,如肾脏的疾病,心脏瓣膜的疾病以及肺部的疾病。给家庭带来严重负担。
另外,炎症将会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
五
滑膜性疾病: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软骨瘤病
滑膜对炎症的刺激反应是分泌渗液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促使髋关节滑膜逐渐增厚,且纤维有机化,引起粘连,影响髋关节正常活动。其主要表现为关节充血肿胀,疼痛,渗液多,关节积液,活动下蹲困难,身体屈伸功能受限等共有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检查方法?
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的后果:
1、造成关节长期受炎症刺激,引起粘连,影响关节正常活动。
2、导致关节腔内产生大量积液,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升高,从而造成股骨头供血不足,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诱因;进而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
六
髋关节游离体
游离体常见于膝关节、肘关节以及髋关节。实质都为骨骺或关节内骨软骨的缺血性坏死,导致覆盖在骨上的软骨脱落,从而形成游离体。游离体常分布在关节面之间,活动时髋关节会产生剧烈疼痛,甚至出现“响声”,并导致髋关节外展、屈曲活动受限。有哪些检查方法?
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的后果:
游离体是关节腔内移动的小软骨块,骨块或纤维团块,这些游离体会在关节内到处移动,不但会卡主关节,更会磨损髋关节面的软骨,破坏股骨头生物学稳定,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同时引起患者疼痛、行走等活动障碍。
七
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骨折带来的第一个症状表现非常明显,那就是疼痛。在髋骨发生骨折后,患者的髋部,胯部,腹股沟两侧,足跟内侧以及臀部都会产生疼痛感,在人体活动的时候,疼痛感就会更加剧烈。骨折后还可以发现髋部有轻微的肿胀和瘀伤,如果不及时治疗,肿胀就会更加严重。髋关节骨折带来的第二个症状表现就是某些关节的错位。症状表现为肢体缩短,平躺的时候双腿不能平行在一个水平面。髋关节骨折带来的第三个症状表现就是功能性障碍。功能性障碍分轻度和重度,如果是轻度的骨折,只会影响患者的高难度动作,比如骑车上下楼等等。如果是重度的,那就会让患者在坐起来或者站着的时候都能感觉到痛苦难耐。直到完全失去双腿的行走功能。有哪些检查方法?
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的后果:
1、骨折很少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而髋部骨折就是其中之一。髋部骨折后,出现的各类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比如:肺部感染、血栓、褥疮等。
2、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由于髋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骨折后,骨质愈合慢,并且患者无法避免需要活动,更容易导致错位,导致其周围血运遭到破坏,骨细胞缺乏充足的血液供应,出现细胞的坏死或消失,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引发患者疼痛、行走受限、跛行等。
八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最主要的是髋关节的股骨头和髋臼正常的对合关系就发生了异常,也就是说出现了脱位或者半脱位的现象,所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会出现疼痛,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症状是关节活动受限,不能自由的屈曲和旋转。有哪些检查方法?
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的后果:
1、髋关节发育不良可引起骨性结构、软组织、血管及神经的解剖异常,髋臼面浅且倾斜,对股骨头覆盖减少,包容性差。随着时间延长,髋臼与股骨头异常磨合,股骨头缩小,畸形、软组织改变,极易引起股骨头坏死,引发患者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
2、对于孩童来说,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易引起髋关节高位脱位畸形,伴以下肢不等长,跛行,影响外形美观。
髋部疼痛患者康复案例解析
赵先生,男,33岁,右侧股骨坏死,右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既往病史:患者自诉于半年前外伤导致髋部骨折,医院确诊为“右侧股骨颈骨折”,就诊2个月后,髋部、胯部、腹股沟两侧产生严重疼痛感,休息后无法缓解;后髋部出现肿胀、淤青;双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来我院治疗。
专项检查显示:X线可见股骨头内高低不均匀信号改变,骨折线清晰。
治疗后:髋关节活动度增强,可轻微外展、旋转;骨密度增强,骨折线模糊,骨折部位有明显愈合,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症状明显改善,行走正常。
赵先生治疗后
王先生,50岁,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自诉患强直性脊柱炎3年,炎症在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的同时也侵犯髋关节的滑膜,使其萎缩或消失,髋臼和股骨头表面软骨失去髋关节滑膜的营养,软骨下骨细胞坏死,导致髋臼与软骨面粗糙,活动时摩擦力增大,造成髋关节疼痛。患者于2年前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尝试药物、理疗等效果不佳,1年前渐感腰部与髋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正常活动,遂来我院。
专项检查显示:左侧髋臼窝加深、骨质明显硬化并多发小囊状透光影,左侧股骨头关节面下少许小囊状透光影,股骨头表面边缘线模糊。治疗后:患者股骨头密度增强,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疼痛症状消失,腰背部活动自如,股骨头坏死引起的下蹲、行走受限等症状消失,髋关节功能正常。王先生治疗后
总结
髋关节位置较深,患者很难准确描述疼痛的具体位置,常感觉大腿根部前方、侧方或臀部疼痛不适,但用手又触摸不到确切的疼痛点,加上周围丰厚的肌肉的覆盖使得疼痛更加难以捉摸。
引起髋疼的病因很多,不同年龄各有其原因。部分患者尝试简单、单一治疗方法,疗效不佳,且未经专业检查无法确诊,患者一边无法承受疾病对身体以及生活带来的困扰,一边在等待病情发展和辗转多处求医中备受煎熬。
因此,针对髋部疼痛的患者,我们强调要早发现、早治疗。医院做专科检查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另一方面,针对髋部疼痛的治疗方法繁多,为避免患者盲目治疗,导致病情加重,还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的诊疗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