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上皮型腹股沟疝
鞍结节腹股沟疝
非典型腹股沟疝
后颅窝腹股沟疝
间变性腹股沟疝
小脑幕腹股沟疝

国庆献礼祝贺我院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成

国庆献礼

武威医学科学院

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为伟大祖国70岁诞辰

献礼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

武威医学科学院血液科成功开展了一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仓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被誉为20世纪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近几十年来,HSCT技术的飞速进展不仅挽救了成千上万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还成为治愈多种恶性疾病与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治愈的病种还在不断的扩大。目前,世界上每年开展的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超过50%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比较,auto-HSCT有以下优点:(1)不受HLA配型限制,在病例选择上有明显优势。(2)不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3)患者对自体干细胞移植的耐受性高,移植年龄较宽松,老年患者也可接受。(4)住院时间和费用较低。

合影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血液肿瘤的诊疗水平,弥补武威地区移植的空白,血液科王主任带领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开展移植工作。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移植准备工作按序进行,年4月购进血细胞分离机、-80℃冰箱等,年5月-6月进行移植层流病房改造,年7月洁净病房经检测达到百级。

移植仓检测报告

经过严格筛查,最终选择一名复发难治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首例移植对象。患者郭某,42岁女性,年9月出现左侧颈部肿物,约黄豆大小,肿物逐渐增大增多,间断疼痛,且蔓延至右侧颈部、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多处,伴逐渐消瘦。间断发热,体温在38℃左右,伴咳嗽、咳痰。医院,未能明确诊断,年2月来我院,行“纵膈肿物取检”,最终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IV期B组)。随后在我院化疗了8个周期,肝脾病灶消失,治疗效果好。定期复查病情稳定,年12月复查肝脾再次出现病灶,考虑复发,用复发难治的二线化疗方案化疗3个周期,疗效不尽人意。征求患者和家属同意后我们决定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我省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0医院血液科已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王聪主任与医院血液科白海主任积极沟通与联系,白海主任团队为我院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帮助。

移植前的MDT及专家查房

在我院血液科、放疗科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0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下,第一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开展。历经化疗、细胞因子动员、采干、冻存、全身照射、预处理化疗、干细胞回输,并进行了有核细胞数量、活性等指标检测,结果完全符合临床使用的标准。整个回输过程非常顺利,术后给予药物预防细菌、真菌、病毒感染,预防肝静脉闭塞症,支持治疗和促进造血重建治疗。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做到了严格消毒、无菌操作,移植后患者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移植后+12天血象开始恢复。

8月26日、27日为患者采集干细胞

(患者第一次采干后细胞总数X/L,淋巴+单核占81%,总量92ml)

(患者第二次采干后细胞总数X/L,淋巴+单核占77%,总量84ml)

(8月31日全身照射后患者入仓)

(9月1日—9月4日预处理化疗)

(9月6日回输干细胞)

自体干细胞存活率:87%(两袋平均数)。

(回输量:MNC:5.14×/Kg,CD34+:3.89×/Kg)

(9月20日王聪主任对此移植病例在全市血液肿瘤论坛大会上进行了报告)

年9月24日,患者郭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8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7.39×/L,血红蛋白88g/L,血小板48×/L。血象恢复,移植成功,安全出仓。叶延程院长、郭玉梅主任以及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一起见证了患者出仓的这一刻,庆祝我院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开展。该患者受淋巴瘤折磨近3年,终于迎来了“新生”,为她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出仓后的情景

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使我们有信心将希望的“种子”变成现实的“果实”,随着移植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使更多的肿瘤患者早日康复。最后真诚的感谢院领导、白海主任团队、祁英主任团队、陈东基主任团队、任宝龙主任、郭玉梅主任对血液科的大力支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也是我院为祖国诞辰70周年献礼,它的成功将造福河西地区肿瘤患者。

供稿:血液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cefugugoushan.com/fdxfggn/5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