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始建于年9月,其前身为原国立河医院,年从开封迁入郑州,更名为河医院,年更名为河南医院,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医院正式命名为医院。年,医院医院。
医院是河南省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较强救治能力、较高科研水平和国际交医院,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医院”、全国“医院”、“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医院有河医和郑东2个院区,总占地面积亩。其中,河医院区有临床医技科室63个,病区个,编制床位张,年门诊量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26万余人次,年手术台数13万余台。郑东院区占地亩,建成后开放张床位,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全院有在职职工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副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人、硕士人;有特聘院士6人,国家杰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省管优秀专家19人,省级厅级学术带头人28人,创新人才56人。目前,医院有在省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委以上职务余人。其中,中华医学会系列专业分会的主任委员1人、候补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常委职务20余人。在国内外杂志担任编委以上职务的有多人。
医院坚持瞄准国内外医学科技前沿,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救治能力的特色优势,以心、脑、肺、肝、肾、耳鼻喉、眼、妇产科等优势学科为支撑的大器官疾病综合诊治技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其中,耳鼻喉科的喉全切发音重建术和耳聋的病理生理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国内首例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获成功,为我国在该领域中赶超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国内首例体外循环下自体肺移植术的成功实施,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国内首例应用单细胞核苷酸多动态性基因芯片(SNP芯片)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在我院临床妊娠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对防止遗传缺陷儿的出生、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填补省内空白;对食管癌的“介入化疗法”和“内支架植入疗法”治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早期食管癌的治疗荣获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奖等。
医院是河南省最大的培养高级医疗卫生人才的临床基地,河南省唯一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均涵盖20个二级学科;护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生导师99名,硕士生导师名。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6个(共涉及24个科室,67个病区,占病区总数50.75%),医院第11位,中部地区第1位;是河南省临床医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涵盖20个二级学科;有河南省卫生厅重点学科25个。医院承担着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系、预防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及医学影像系的本科,硕、博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年接收省内外进修人员余人。
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国内、国际间交流,定期派出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深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挪威、丹麦、奥地利、荷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协议,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近一个世纪以来,医院一代又一代人秉承着“厚德、博学、精业、创新”院训,执著追求,努力拼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后,这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院必将为河南省卫生事业的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基本信息
董慧婷,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医院皮肤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