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外科团队成功为腹股沟疝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这一技术的顺利开展,让广大“疝气”患者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这一先进技术。
患者陈**,男,65岁,5年前曾行右侧腹股沟疝开放手术,2年前又发生“左侧腹股沟斜疝”(合并高血压)。为进一步治疗,入住医院外科,于3月21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2ml,手术用时1小时。术后第2天即下床活动,术后恢复良好,因患者合并高血压,待手术应激消除,血压控制平稳后,于术后第5天顺利出院。
“医疗技术进步了,这次手术与5年前的开放手术比起来,伤口小、疼痛轻、恢复也快!”谈及两次手术的感受,患者甚是感慨。
据悉,截至目前,医院外科已成功开展多例腔镜下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疝气)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
一般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的可复性包块,一般在患者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患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肿块可自行回纳、消失。
对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小儿患者可能会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
2、中青年患者可能受此影响,产生自卑情绪,甚至影响性功能;
3、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等症状;
4、而最危险的是,若发生疝气嵌顿,疝囊内的肠管长时间受到卡压,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肠梗阻、肠坏死穿孔、化脓性腹膜炎、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生命危险,此种情况在小儿及老年患者中多见,后果严重。
提个醒
此病一般难以自愈,保守治疗仅适用于2岁以下小儿以及部分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绝大部分患者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传统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近年在全国已逐渐普及,其相较开放手术具有操作更精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不增加切口即可同时完成双侧腹股沟疝的修补;尤其对以往曾行开放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还能及时发现暂无临床表现的对侧隐匿疝,一次手术完成多个疝的修补,避免多次手术。
肝胆外科(普外二科)联系方式
门诊(门诊楼1楼西侧)
病区(住院楼1楼)
医办室:
赵主任:
来源:宣传科综合编辑整理发布
编辑:刘伟
审核:石长武
监制:韩春慧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