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哥按:医疗界有个挺邪门的说法:做哪一个科的医生就要担心会得这个科的病。之前恩哥还挺淡定的,但是看了这篇“男性也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吓得我又喝了几口82年的可口可乐……
来源:医鳞集
作者:12级八年制中山班派大星(上海医学院实习生)
编辑:桉叶糖
笔者近日在泰国曼谷KingChulalongkornMemorialHospital的妇产科交流。上周出妇科门诊的时候,碰到几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诊疗结束之后,教授转头问我:“Doyouknowthatendometriosiscanevenoccurinmale?”有那么一个瞬间,我以为我听错了泰式英语。然后等我回过神来时,教授又在继续看病人了。
门诊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男性也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吗?通过检索,我发现还真的有几例关于男性子宫内膜异位的病例。在此,我将这些病例稍作整理,并加入了自己的一点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也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1病例一:患者,男,52岁,因“右下腹及盆腔疼痛3周”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腹及盆腔区的刺痛,疼痛剧烈,起身及排尿时疼痛轻微加剧,排便后不能缓解,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史:丙肝后肝硬化;手术史: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右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体检示下腹部轻压痛,其余无殊。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mm3,胆红素:1.6mg/dL,AST:83U/L。CT示:盆腔区靠近膀胱及右侧腹股沟处有一2.6cm*2.3cm软组织肿块(图1)。Meckel憩室可排除。腹腔镜检查示一囊性肿块(图2)。巨检示囊腔内肌组织包裹的陈旧性出血。镜检+免疫染色示: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阳性,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图3)。图1:Computedtomographyshowedanextraperitonealsofttissueof2.6cm×2.3cminthepelvisadjacenttotheurinarybladderandextendingintotherightinguinalcanal
图2:Laparoscopyshowedacysticmassattachedtotheurinarybladderandtherightinguinalarea
图3:Endometrialtypeglandsandstroma
2病例二:这是年在Cancer杂志上发表的一个案例。患者,男,50岁,因血尿入院。24年前,患者因前列腺癌行前列腺切除术。13年前,患者因阑尾破裂和肠梗阻行外科手术,术后3月,因腹泻、血便再次入院,发现直肠上有一硬结节,活检提示类似于之前的前列腺癌组织,因此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患者使用Tace(chlorotrianisene氯烯雌醚,一种合成雌激素,常用于抑制泌乳)12mgqd治疗。7年前,患者因血尿就诊,膀胱镜提示膀胱内有一结节,病理示类似于子宫内膜组织,但并未给出诊断。同时,患者的Tace治疗剂量增加至24mgqd。6年前,患者再次因血尿住院,影像学提示左侧肾盂积水,膀胱镜示左侧输尿管开口被一肿块堵住,活检示该肿块及膀胱壁均被子宫内膜浸润(图4)。与此同时,前一次的组织再次被拿出来做病理检查,证实了是子宫内膜组织。于是,患者行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停止Tace治疗,改用口服避孕药。患者仍然有间歇出血,且改用避孕药治疗4月后有过一次出血事件。最终,患者再次将新出血的部分膀胱组织切除,并终止了口服避孕药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啊,真的是一个灰常错综复杂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搜原文献深入阅读)图4:Biopsyofbladdertrigoneshowingoneofthefociofendometriosis.HE,x40(原文献太古老了,配图只有黑白的=_=)
因前列腺癌而行前列腺根治术,并术后行激素治疗而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且病灶一般都位于泌尿生殖系统)的病例较多,比如
3病例三是一位73岁老年男性,前列腺癌术后行雌激素治疗5年,膀胱区右输尿管开口处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4病例四是一位69岁男性,前列腺癌术后行激素治疗9年,睾丸旁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图5、图6);图5:Theleftorchiectomyspecimencontainedmultilocularcystswithhemorrhageandfibrouswall,lookinglikehydrocele.Thetestiswasmarkedlyatrophic(arrow).
图6:(a)Liningcellsofthecystswerepositiveforcalretinin(immunostaining,×).(b)StromalcellswerepositiveforCD10(immunostaining,×).(c)Stromalcellswerepositiveforestrogenreceptors(immunostaining,×).
5病例五:患者,男,21岁,因下腹疼痛就诊。患者有PMDS(persistentMullerianDuctSyndrome苗勒管永存综合征,即双性人)病史,行睾酮激素治疗3年。MRI提示患者腹部存在宫颈、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患者行这些器官的切除术后,术后病理提示均有子宫内膜组织。当笔者和小伙伴提起这些病例时,大家第一个反应都是:这些组织来源是什么?男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能否称作是子宫内膜异位呢?endometriosis被翻译为子宫内膜异位时是不是限制了它原本的内涵?
翻开教科书看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三种理论,分别是种植学说ectopictransplantationofendometrosistissue、体腔上皮化生学说coelomicmetaplasia及诱导学说inductiontheory。其中种植学说是最为大家所认可的,异位的内膜来源于子宫内膜组织,这些组织转移到宫腔以外的部位,并种植和生长。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则认为异位内膜细胞来源于盆腔腹膜的体腔上皮化生形成,即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受到卵巢激素、经血及慢性炎症刺激后,被激活转化成内膜组织。诱导学说则是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的延伸,认为某种未知的内源性物质可以诱导腹膜细胞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组织。
回看这几个病例,其中病例一的患者有长期的肝硬化病史,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病例二、三、四则都是前列腺癌术后行激素(雌激素或类似物)治疗后发生的,那么考虑到子宫内膜异位是激素依赖性疾病,那么男性体内长期的雌激素是否会导致endometrosis呢?(突然想到长期服用雌激素的泰国lady-man们是不是发生率会较高呢?)病例五则是苗勒管发育异常,那么是否是由于该患者体内仍然留存部分女性生殖器官而化生形成呢?那么再回看前面的前列腺癌患者,是否是由于生殖系统发育不够好而更容易得前列腺癌呢?我也不知道。
总结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希望各位看完这些病例后能收到些许启发,也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