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紫芽小铜人
*Android系统版本在各大应用市场可下载
正文
第三百零四期
翻过了羊矢山,就是“急脉”小城。
“急脉”在筋核的上方,彭彭乱跳,又滑又快,急急忙忙、紧紧张张,医书里说:
01
肝经有急脉,在阴毛中之上,行小腹下,引阴丸,寒则为疼,其脉甚急。故曰急脉。
能舒缓小腹下筋脉拘急的症状,能缓急,所以这么称呼它。有医生说急脉和阴廉本是同根生,生硬分开耳,好像是一棵树的两条叶。
急脉在耻骨结节的外侧,气冲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两寸半;阴廉在耻骨结节的下方,气冲直下两寸,长收肌的外缘。
典籍
三〇四
急
脉
之十二
足厥阴肝经
《针灸大成》
未收录。
王冰曾注解说:
02
按之隐指坚然,甚按则痛引上下也,其左者中寒,则上引少腹,下引阴丸,善为痛,为少腹急中寒,此两脉皆厥阴之大络通行其中,故日厥阴急脉,即睾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病疝,少腹痛,即可灸。
《备急千金要方》说:
03
妇人胞下垂注,阴下脱,灸侠玉泉三寸,随年壮三报。
和阴廉很像,尤其能温暖妈妈的肚子。
典故
一阵风吹来,也绝然有自己的节奏,并不着急。
04
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素问·缪刺论》
风有条不紊地吹来,从皮毛上给你带来一点点寒的感觉开始,到最小的孙脉、鸡爪一样细小分叉的毛细血管,到稍大的络脉,再到气血浩瀚的经脉,最后沿着大河进入脏腑,这时候还是可以在经络上遇到它的。
如果风不着急,在孙脉这里慢吞吞地不愿走,不再进入到大河里,住在“大络”,就会生很奇怪的、异于寻常的病了。
本来痛在左,风却在右边;症在右呢,风却在左边。医生张志聪说:“盖大络乃经脉之别,阳走阴而阴走阳也。”所以中国的针灸才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办法,专门对付风中的慢性子,半路改签的“风”朋友。
医生也可以慢悠悠地等风来,赶风去,不慌不忙。
05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
其实者,散而泻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刚刚生病,针刺一下就好了;病势正盛时,慢慢地等着它衰弱就能刺了;病轻浅的,宣散一下;病深重的,慢慢使它逐步减轻;衰弱的病,慢慢地给予补益;形体衰弱的,要打气温补暖阳;阴精不足的,用厚味浓汁筑基;
病在上焦,就顺势让它从上面发越,“越者,吐也,越于高者之上也”;
病在下焦,就通泄利导让他排出,“引导其气液就下也,通利二便是也”;
病在中焦,要消化糅合化解,“消其满坚是也”;
邪在表的,可以坐在热汤上穿着厚衣服慢悠悠地浸渍熏蒸,等着发汗;
病势猛烈,邪气急厉的,动作也未必跟着它快,反而要慢慢地“按而收之”,安抚阳气,按摩导引,收敛肌表罢了。
中国的太极拳、五禽戏哪一个要快打生旋风呢?
小朋友,别急
06
虽然小朋友不上班,但却似乎总是家里面最急的人,上幼儿园时急着读小学的书,幼儿园的书就没用了;上小学时急着读中学的书,小学的书就没用了;上中学急着读大学的书,中学的书就没用了;大学还没毕业,就想急急忙忙把自己安顿好,工作、出国、进修,大学的书早就去了书摊和废纸篓,也不知道读这么一通书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古时候的中国人呢,很慢悠悠的,六七岁读书,读的就是那几本《大学》、《中庸》、《论语》、《资治通鉴》、老庄,小时候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跟着先生咿咿呀呀;
到了十几岁读这几本书,还得凭这几本书考功名;青壮年读的也是这几本书谋饭碗;
晚年呢,还是读这些书,似乎能和古人隔着时空一同着棋品茶,一路走来,人生况味,原来书中都有,知我者莫过于纸背后之人。
《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那么急干嘛呢?读书啊,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只是活自己的人生,不为考试、不为阅历、不为享乐、不为爸爸妈妈……,那为了什么呢?
人生的“目的”也就是活得像“人生”而已嘛,哪有什么附加呢?大家强加些目的好听好看而已吧。
——南老师说
其实追求人生的终极啊,体悟佛理啊,并不是要断肉;把这些条条框框都剥去了,就能见到自己和生命的本来面貌了,别急急忙忙地去树立规矩啊。苏东坡哑然一笑,“众人难感易流”啊。
人啊,总是很难感受到这个终极的,却喜欢竖起人生意义的界碑,所以中国的仙人们都去了山里,不再把割裂的里程再讲给你听。
07
“元符三年八月,余在合浦,有老人苏佛儿来访,年八十二,不饮酒食肉,两目灿然,盖童子也。自言十二岁斋居修行,无妻子。有兄弟三人,皆持戒念道,长者九十二,次者九十。与论生死事,颇有所知。
居州城东南六七里。佛儿“尝卖菜之东城,见老人言:‘即心是佛,不在断肉。’余言:‘勿作此念,众人难感易流。’老人大喜,曰:‘如是!如是!”
——《记苏佛儿语》
灵枢卡
画出传统经络世界之美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分享
ziyakid
qq.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