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疝的文章很多,从不同角度阐述,读来都有收获,实际工作中也诊断过,当时患者疼痛剧烈,总结的要点是肿物位于股静脉内侧,几乎呈直角从腹腔向皮下方向延伸,并自以为已经掌握了这个病的诊断方法。
然而这种想法图森破,其实当我们自得的时候,现实就会给我们一棒,疾病千变万化,很多时候会以不同面目呈现。
某天来了这样一个病例,女,50岁,发现左腹股沟肿物月余,无疼痛,触之较韧,无活动。
纵切及横切图像见一囊实性回声,中部为囊性回声,周围为略强回声,似脂肪组织。
周围略强回声未见血流信号
换个探头看看,肿物位于股血管的前内侧,股静脉内侧有一条带状低回声,似与肿物延续。
把看到的图像客观描述一下,但是怎样结论有些纠结了,这是个什么呢,子宫圆韧带囊肿?脂肪瘤或淋巴结液化,还是疝?
下个囊实性包块倒是简单,但是不能给临床提供方向及更多有用信息,经与同事会诊,虽然没有随腹压增大缩小的疝的直接征象,还是倾向于疝的诊断,并与外科医生沟通交流了想法,请结合临床检查。
患者做了手术,术中证实为股疝
先复习下股疝解剖等相关知识,再复盘解析下图像。
股疝:在腹内压长期增加时,腹内压隔腹膜作用于股管内的脂肪组织等,使股环扩张,腹膜及腹腔内容经股环,股管及卵圆窝(隐静脉裂孔)向大腿根部突出,形成股疝。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股管是位于股静脉内侧的漏斗状的潜在性间隙,长约1-2㎝,间隙内充填着淋巴管、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股管的前壁为股鞘前壁的一部分,因而也是腹横筋膜的延续,围成一个漏斗状的间隙。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1.5cm处,股管的前后壁及内外侧壁相互融合,从而关闭了股管的下端。因此,股管并不是上下相通的结构。
股管的前面为腹股沟韧带和卵圆窝上缘的大腿阔筋膜,后面为耻骨梳韧带和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的上份为腔隙韧带,下份为前方的大腿阔筋膜和后方的耻骨肌,外侧为股静脉。
股管的上口为股环,由髂筋膜和腹横筋膜构成。
在股环四周,前为腹股沟韧带,后为耻骨梳韧带,内侧为腔隙韧带,外侧为股静脉表面的结缔组织。
因疝环通常较细小,容易嵌顿,嵌顿后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外科提倡积极手术。
解析下本例超声图像表现:内囊性回声手术见为淡黄色液体,疝囊为腹膜,周围的脂肪组织应为腹膜外或股管内的脂肪。
疝囊颈细小,通常位于股静脉内侧,即条带状低回声处。
遗憾的是当时思路不到位,应仔细寻找包块是否与腹腔相通,如能纵切打出与腹腔相通的图像就更可证实了。
最后说一个要点
??与其他的鉴别诊断有一个要点,即注意腹股沟韧带,还是应仔细探查股静脉内侧,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下后方。而脂肪瘤多位于皮下与腹股沟韧带浅侧,具有瘤体的立体结构。
??子宫圆韧带囊肿:圆韧带囊肿位于腹股沟管,整体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囊肿沿子宫圆韧带走行至皮下脂肪层。
广友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