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院收治了一位37岁的女性患者,生产完后,肚子反而越来越大,自认为是产后肥胖所致,可经过检查发现,腹中有一个巨大肿瘤在作怪。
1个月前,37岁的王女士发现自己的右乳上有个肿物,来到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医生为她安排做了全腹部CT检查,然而,除了乳房上的肿物外,却在右侧腹膜后间隙发现了个巨大肿瘤,大小为26X25X10cm3。
乳腺外科医生考虑到她的病情复杂,转到了基本外科行腹膜后肿物穿刺明确诊断,穿刺结果显示:纤维脂肪组织。基本外科主任黎柏峰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及查阅相关影像学资料后立即申请多学科协助诊疗(MDT)。
MDT团队查看病人情况
在医务部的组织下,由基本外科、泌尿外科、介入血管外科、病理科、放射影像科、麻醉科组成的MDT团队对肿瘤的部位、来源、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原则、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交流与沟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由基本外科主任黎柏峰主刀,在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韩志军及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张举强的密切配合下,历时2小时30分钟,成功将腹膜后巨大肿瘤完整切除,并切除受影响的部分右肾下极。针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术后第一天全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术后第五天康复出院。
切下的巨大肿瘤
患者康复出院与医务人员合影
黎柏峰主任介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占恶性肿瘤不到1%,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肌肉、血管等组织。除嗜铬细胞瘤外,绝大部分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在肿瘤持续增大时才被发现。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腹膜后巨大肿瘤往往血液丰富、基底广、供血分支血管多,甚至与周围重要脏器、腹腔内大血管紧密粘连,术中有损伤大血管及重要脏器可能性,手术风险及难度大。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和支持及MDT团队的精诚合作。
专家提醒专家提醒,如发现身体异样,医院检查,明确诊断,绝对不能一拖再拖,拖延不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造成恶变和转移。想要预防和及时发现疾病,定期的健康体检必不可少。一般情况下,从35岁开始,每年需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若有肿瘤家族史,则体检时间建议提前5至10年,及时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专家推荐
黎柏峰主任医师中南大学兼职教授
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主任
医院基本外科主任
医院协会日间手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湖南省消化道肿瘤外科学组学术委员
中南大学湘医院外科教学督导
从事普外科专业近30年,擅长胃肠道肿瘤外科、肛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疝、腹壁外科以及小儿外科等专科领域。对于胃癌、结直肠癌的手术及术后处理经验丰富;拥有大量痔、瘘病例治疗经验;开展了甲状腺癌联合功能性淋巴结清扫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处理复杂性、复发性腹股沟疝和巨大切口疝颇有心得。对于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经验丰富,开展了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手术。
日间手术中心门诊时间
黎柏峰主任医师:周五上午
李林副主任医师:周二、每周三上午
王重植副主任医师:周一下午和周四上午
肖艳主治医师:周二下午、每周五上午
打造株医院
急救丨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