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们六个人,去了三十户家,看了25个精准扶贫的病人,工作还受到了市卫计委的表彰,“七一”时我还被授于了崆峒区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想想也对,精准扶贫是全党及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始终在路上,只要心系贫穷户,认真抓好健康扶贫工作,用心去帮护贫困病人,应该是我们签约医生的责任和义务。 车到白水中心卫生院时,卫生院的医生杨淑霞大夫和村卫生所的签约医生已在等候。白水中心卫院是崆峒区较大的乡镇卫生院之一,从七十年代开始就因“六二六”从北京,上海来了好多医生,业务能力就很强,胃,胆囊,肠梗阻,兰尾,疝及剖腹产手术都能做。我的一个同学,叫孙秀青,山东人,毕业后曾在这里工作四年,内儿科都行,现医院当儿科主任,也快退休了。医院,基础设施真好,有门诊楼,住院楼,还有公共卫生楼,医院安装了暖气,也很不冷,只是感到和全国大多数卫生院一样,因主要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病员很少,显得很冷清。卫生院的签约医生,4O来岁,人很精干,也很热情,我所需的健康扶贫病人的材料很祥实,多签约合同书,还有健康扶贫处方等等,工作做的很扎实,对每一户,每一人真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是我见到乡级签约医生做的最好的一位。 我的第一位签约健康扶贫对象在段堡村,段堡村位于白水镇东面的半山腰,村容村貌相对地差一些,病人叫古彦林,男的,今年60岁,住在半山腰,家的北面台地上有一座山神庙,门前有一个三米多粗的大槐树,枝枯叶落,在寒风中显得很苍桑,病人妻子已去世6年,大儿子一家在新疆打工,小儿子32岁了还没找下媳妇,5年前因右侧腹股沟医院做了手术,同时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我们进门时火炉子上还熬着中药,询问了病情,捡查了身体,疝气手术非常成功,腰椎间盘突出也并不严重,只是需要康复指导,我除耐心地宣传了党的精准扶贫扶贫政策外,还教了些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自我治疗的办法。从进门后,古彦林就不时地自言自语道,“没人了,什么都没有了,”并且开玩笑对我说:“咱俩年一年二,你多精神!”事实我真听懂了他的内心,一个家庭,失去了主妇,吃住都有困难,精神能不跨,人能不苍老才怪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