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肝胆外科完成1例腹腔镜全脾切除手术,患者男性,今年48岁,查体发现脾占位2年,期间曾行腹部强化CT等检查,提示脾脏良性病变,本次复查肿瘤较前明显增长,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
针对患者病情,北医三院和以孙庆涛主任为首的肝胆外科医疗团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为SANT(脾脏硬化性血管样结节转化)可能性大,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
这一病变首先由Krishnan等于年提出,并称之为并称之为索状毛细血管瘤或脾脏错构瘤的变型。SANT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SAN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系统疾病,Hamano等于年首次提出并在文献中报道发现部分SANT病人血清中IgG4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变组织中可见大量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SANT在CT平扫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稍低或低密度肿块,偶见报道有小钙化灶及出血时呈高密度。MRI平扫T1像呈等或稍低信号,伴出血时其内可见高信号;T2像相对于脾呈不均匀低信号。Karaosmanoglu及Thacker等报道SANT的MRI增强显示动脉期、门静脉期病变呈边缘环状强化和向中心的辐射状强化,这种形态学表现被认为是“辐轮状”强化。延迟期造影剂从病变边缘渐向中心充填,低信号的星芒状中心持续存在。病灶中央的低信号可能反映了纤维瘢痕组织和含铁血黄素沉着。由于患者肿瘤较大,建议进一步行手术治疗,经过与患方的充分沟通,解除了患者和家属的思想顾虑,最终顺利的完成了腹腔镜全脾切除术,术后1周患者恢复出院。脾切除是治疗脾脏SANT的有效方法,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及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腹腔镜脾切除术已被认为是治疗SANT等脾脏良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如果您患有肝胆胰脾系统相关疾病,欢医院肝胆外科就诊!专家介绍:
蒋斌副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普外科专业
北大医疗特聘专家
专业擅长:擅长肝胰腺疾病、肝移植、肝脏肿瘤、疝外科疾病的诊治。精于腹股沟疝的腔镜治疗、无张力疝修补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远端胰腺癌根治术等复杂手术。在腹部切口疝、脐疝、造瘘口旁疝也有较高造诣。
主要荣誉及社会兼职:年在华北地区首先开展全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手术(TEP),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讲师,完成各类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切口疝修补手术逾千例。
门诊预约(门诊服务中心)
肝胆外科联系人:
孙庆涛
王龙华
商春阳
孙哲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