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我院普外科腹腔镜胃癌、肠癌手术水平获得省内及国内专家认可,其胃癌手术案例已被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选中,入组代表国内胃癌研究最高水平的南方胃癌协作组多中心临床试验CSGC项目。
说起小肠气(医学称腹股沟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膈疝却鲜为人知,因为它发病率低,临床上比较少见,但也常常因为对它不知晓,而耽误了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那么膈疝到底是什么呢?“正常人在胸腹腔中间有一层分隔,就是膈肌,这样腹腔里的胃肠道就不会跑到胸腔里去。所谓的疝就是脏器跑到了不应该到的位置。膈疝就是胃或肠管,通过膈肌的破口跑到胸腔内,一旦发生嵌顿,影响到血液供应,就会出现坏死,穿孔,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钟志辉说道。
三年前的一个小刀伤引发肠管乾坤大挪移
33岁的胡先生近两年来左上腹反复疼痛,曾在当地门诊治疗后却一直未见好转。5月28日上午,胡先生的左上腹又突发疼痛,且持续加重,连平卧休息都存在一定困难。胡先生终于抵抗不住,医院普外科就诊,细心的钟医生在体格检查中发现胡先生左侧胸壁有一个2公分的刀疤,在询问之下,胡先生想起了三年前有过意外的小刀伤,当时只做了简单的清创缝合处理以及伤口止血。钟志辉医师凭经验判定,极有可能是因创伤伤及膈肌而引发膈疝。在完善腹部CT检查后,证实了这一猜想,检查发现胡先生的膈肌有约3公分的裂口,肚子里边的肠管及大网膜突破裂口“上游”至左侧胸部,发生嵌顿,并占据了胸腔超过1/3的体积,左肺被严重挤压变形,左下肺部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人体呼吸运动,若不紧急处置,进入胸腔的肠管和大网膜极有可能发生血运障碍和坏死。
腹腔镜技术显神威术后两天即可下床
据介绍,创伤性膈疝虽不多见,但死亡率却极高,而手术是治疗膈疝的唯一有效方法。
以往治疗膈疝患者都是采取开胸术式,手术切口大约15-20cm,需打开半边的胸部,很可能还得切断1-2根肋骨,手术不仅创口大,且恢复慢。外科腹腔镜团队考虑到我院胸腹腔镜技术已十分娴熟,已经成熟开展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和腔镜食管癌手术。赵曦主任在术前讨论时认为完全有把握用最小的创伤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来修复膈肌,治疗和消除膈疝。
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当晚就进行了紧急手术,为患者赢得生命时间。通过在患者腹部打下五个钥匙孔,分别放入观察镜和操作钳,将肠管和大网膜复位,并进行膈肌修补。手术在赵曦主任和钟志辉医师的配合下不到2小时就顺利结束了,整个手术的出血量还不足以染湿一块小纱布。术后患者顺利恢复,未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左肺逐渐复张,术后2天即下床活动,第6天患者就康复出院了。
医院普外科
医院门诊部二楼
预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