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上皮型腹股沟疝
鞍结节腹股沟疝
非典型腹股沟疝
后颅窝腹股沟疝
间变性腹股沟疝
小脑幕腹股沟疝

一例睾丸鞘膜积液的手术治疗从病例分析到指

1鞘膜积液在男婴发病率为0.7%-4.7%,2岁以内大多可自行消退。成人发病率为1%。数据引自《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版)》。

2鞘膜积液的分类包括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混合型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

3手术指证:①交通性鞘膜积液;②临床症状影响生活治疗;③2岁以下儿童合并腹股沟疝;④2岁以下儿童积液量大且无明显自行吸收。

4非手术治疗:①2岁以下儿童可自行吸收者;②成人无症状、积液量小;③原发病治疗后继发鞘膜积液可吸收者。

5病例分析:患者42岁男性,主因“左侧阴囊肿物2年”就诊。症状表现为左侧阴囊肿物,伴随坠胀感、轻微疼痛感。既往体健。查体时左侧阴囊增大,直径约5cm,未触及睾丸,透光试验阳性。男性生殖系统彩超提示双侧鞘膜腔内可见无回声区,左侧最大深度为4.8cm,内可见多发细密点状强回声,右侧最大深度为0.6cm。诊断考虑双侧睾丸鞘膜积液,左侧尤著。行左侧睾丸鞘膜切除术及翻转术。

6查体可见左侧阴囊肿物,较对侧明显增大,如下图。

7阴囊内解剖结构从外侧向内侧为:1皮肤→2肉膜→3精索外筋膜→4提睾肌及筋膜→5精索内筋膜→6睾丸鞘膜壁层→7睾丸鞘膜脏层→8睾丸白膜。下图为横断面。

图片选自《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3版》

8下图为矢状面。

图片选自《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3版》

9下图为冠状面。

图片选自《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3版》

10切开皮肤、肉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及筋膜。可见精索内筋膜有丰富血管。锐性切断表面血管。可见下方的睾丸鞘膜壁层。

11切开睾丸鞘膜壁层,吸除鞘膜积液。切开睾丸鞘膜壁层,可见睾丸(表面被覆鞘膜脏层)。

12切除大部分鞘膜壁层。注意保护精索,避免损伤。

13将鞘膜边缘采用电刀慢档充分止血。将鞘膜翻转后,采用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翻转后的鞘膜边缘。固定睾丸避免扭转。手术全程需要注意避免对精索的过度牵拉,以避免术后疼痛。

14置入皮片引流条,采用垂直褥式缝合阴囊横切口,加压包扎避免阴囊血肿。

总结:

①鞘膜积液的分类包括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混合型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

②交通性鞘膜积液的鞘状突未闭合,与腹腔相通,易触及睾丸,随活动出现囊肿大小变化,可合并腹股沟斜疝,需要进行鞘状突高位切断结扎术。

③透光试验阳性、阴囊彩超提示无回声区是特异性的体征和影像学表现。

④阴囊内解剖结构包括:1皮肤→2肉膜→3精索外筋膜→4提睾肌及筋膜→5精索内筋膜→6睾丸鞘膜壁层→7睾丸鞘膜脏层→8睾丸白膜。

手术导师: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洪宪

编写: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刘茁

如果您看了刚才的“学习笔记”,觉得还不错,真诚地希望您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cefugugoushan.com/sjxfggn/10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