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院普外科门诊接诊了一位英国老人,paul,病人指着自己的腹部说疼痛剧烈,后查体并询问病史发现,患者5年前曾因肠管的感染接受全结肠切除术加小肠造口术。自去年开始即出现造口旁疝,但老人一直犹豫不决,不想再次手术,本次来中国出差,走前一天发现造口旁疝嵌顿,但没太在意。医院门诊CT提示部分小肠嵌顿。老人说有嵌顿自行还纳病史,所以要求先镇痛并观察几个小时。结果6小时候发现小肠无法手法还纳,于是进行了急症手术。术中发现小肠尚未坏死,还纳小肠,腹直肌前鞘外无张力修补。术后禁食三日后恢复顺利。老人已康复出院,顺利返回英国。
普外科副主任刘小雷说,造口旁疝是接受肠管或者膀胱造口手术后自造口旁肠管疝出的情况。该病的发生除去腹腔压力增大(如长期咳嗽、便秘等)、年龄、营养不良等因素外,造口手术本身改变了解剖结构,容易发生腹壁疝。手术是治疗造口旁疝的唯一方法,该病的发病率为10%-50%,主要的手术方式有三种:鞘膜外修补(onlay)、腹直肌后鞘腹膜前修补、腹腔内修补。此次为该病人采用的是第一种术式。
相关链接:
疝是一种常见疾病,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估计为3%,男性和女性的比率:12:1,6-8%男性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腹股沟疝,尤其在老年人和儿童常见。
1、什么是疝?
疝是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组织穿透弱区产生的压力可给人体带来不适感和巨大的疼痛。特别是当有压力作用于这个区域,如长时间站立、大小便或举重物时、疼痛的症状会更加明显。
2、怎么知道自己得了疝?
容易发生疝的部位有腹股沟,肚脐,曾经手术部位的切口。一般来说,疝是容易发现的。你会在腹壁皮肤看到一个隆起;当你提重物,咳嗽,用力排尿、排便或长时间站立时,会发现隆起增大或感觉疼痛。
3、疝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包块的位置疝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造口旁疝、脐疝、白线疝等。以腹股沟疝最常见,并被老百姓称为“小肠串气”。
4、疝怎么治疗?
成人疝是不会随时间推移自行消失的,无论哪种类型的成人疝一经确诊,如无禁忌症,应尽早手术。全世界公认疝唯一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很多患者对疝疾病缺乏认识,存在许多误区,长期以来不能及时治疗。很多疝患者都是偶然发现,腹壁有个包块,有坠胀感。疝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开始比较紧张,但时隐时现,平卧后大多自动消失,症状也就随之消失,久而久之恐惧感变成了漠然处之,殊不知病情正在缓慢加重。随着病情的进展,疝越来越大,脱出的肠管也越来越多,症状日趋明显,腹部坠胀不适或钝痛逐渐明显,感到活动不方便,患者可能因此不愿外出活动,生活质量下降。如果包块突然不能回纳,并伴剧烈疼痛时,可能是疝发生了嵌顿,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多数病人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如不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绞窄疝。此时肠管因缺乏血运会发生坏死。如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病人生命,所以得了疝千万不可忽视,应及早接受治疗。
医院年成立疝诊疗中心,中心主要负责各类疝疾病诊疗知识普及与技术指导工作,并定期医院医院专家进行坐诊、手术、理论知识讲座和学术会议,逐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