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情绪没有处理好,对人的脏腑的伤害特别大,比如大怒伤肝,比如大喜伤心,大悲伤肺,大哭伤肾,大嘶伤脾~
一个人将来肝的功能好不好,就看他愤怒的情绪管理好不好有关系;一个人将来肺的功能好不好,就看他对悲伤的情绪的管理好不好。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思虑和脾之间的关系。
长期处在左右摇摆,犹豫不决,思虑状态的人没过多久就会脾虚。举个例子,一个人茶不思饭不想,思念喜欢的人,到最后形销骨立,免疫功能下降,一不小心就感染了结核病毒,最后吐血而亡。这就是太细腻导致思虑过度,最后伤脾。
女性当中思虑伤脾的人非常多,我们成长的文化中,女性希望碰到一个心思细腻,对自己好的人,如果这个愿望没能实现,和她朝夕相处的人和她所想的有落差,她就陷入了思虑的过程,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有非常典型的脾虚。
比如别人吃东西吃的量和她差不多,但别人身材好而她身材不好,这就是她脾虚引起消化不好,不能吸收精华,反而吸收糟粕。还有一部分人因为脾虚而变得过瘦。偏胖偏瘦的人都是因为脾虚。一个要减肥的人不重视自己脾的运化很难减肥成功。
人与人之间,尤其男人与女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情绪,如果规划不好,就会受到伤害。如果一个人本身脾的运化比较差,那他对思虑这种情绪的管理就更不好了,可能别人遇到这种打击挫折伤害很快能挣脱出来,情绪很快恢复,但一个脾虚者,遇到这种打击就很难恢复。
人就是这么奇妙,每一种脏腑的功能都对应你的一个情绪,愤怒对应肝,悲伤对应肺,今天我们讲的是思虑对应的脾,而且这是一个双向的,我们平常应有一个健脾的意识,通过饮食、运动、药膳食疗的方式,使脾始终处在正常的水准。这样一来即使你在情感上有些起伏,那因为你脾的运化功能好,你就能对抗这种负向的情绪。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对情绪有比较好的掌控那将来脾受伤害的可能性就小了。这里我们还要提一个概念,叫做中气,中气是让我们身体体内脏器维持在正常水平的。我们人以前是四肢爬行的动物,后来站起来后也不能避免地心引力的牵引,脏器会往下掉,而中气就起到一种承托作用,让躯干中脏器不往下掉。
如果一个人中气足,那他体内的脏器就会处在正确的位置,一些指标也会处在标准的范围之类,如果中气不足,脏器就容易移位,比如胃往下掉,叫做胃下垂;有些女性的子宫脱垂,或者叫做阴挺;有些小孩一哭,阴囊就变大了,这是小肠通过腹股沟那个地方有个缩复环,掉在阴囊里,叫做疝气,有斜疝、有直疝。这些表现都是因为身体体内的中气不足了,它不能够承托脏器,所以让脏器往下掉。
中气不仅承托着脏器,我们体内有好些指标,比如红细胞、血红蛋白,这些指标能不能处在正常水准,也跟中气有关系,比如有的人贫血,就是中气不足,以及低血压,就是中气没有承托住血压。还有的人莫名其妙的低热,下午的时候,身体温度就高一度半度的,他找原因找不着,身体体内也没有发现其他的症状,这叫做气虚低热,也叫做中气不足所引起的低热。
一个人的中气水平和脾有关系,中气是脾生产的,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就能源源不断的制造中气,中气就能维持人体内脏腑的正常功能了。脾虚了,中气不足,就容易产生脏器下降,指标下降,血压降低的情况。所以脾虚连带的还有中气的问题,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有中气不足的一系列症状,你就要考虑你是不是已经脾虚了?或者很长时间思虑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