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很多人都有偏头痛的问题,比如说周一早上一睁开眼,想到新的一周有辣么多工作等着自己,头就开始痛了。比如说,暑假就快过完了,学生看着自己还有厚厚的暑假作业没做完,头就开始痛了。比如说,我以前一开会,想到会场里为了防止我们看手机,网络被屏蔽了,头就开始痛了。。。。
夏天遇到停电,过年买不到回家的车票。。等等等等。生活能让我们头痛的事情实在太多,我们的头表示很受伤。
偏头痛这事儿和牙痛一样,虽然痛起来要人命,但好像也算不得什么大病。很多人经常偏头痛,医院各项检查都做了,什么问题都没有,医生也表示很为难啊,所以只能开点儿止疼片儿啥的,疼的时候用两片,但是治标不治本,会反复发作。
可是这事儿在中医里,是可以解释的。为什么呢?中医有万能的经络图啊!
看这里:足少阳胆经图
看到了吧,胆经在头部循行的路线,起于外眼角,经过太阳穴附近,眉骨上方和脑袋两侧都是胆经的路线,由此可见,困扰我们多年的偏头痛,其实就是胆经的问题啊!确切地说就是胆火上炎了。本来呢胆气是要随着胃气从人体的右边降下去的,但是由于脾胃一不小心出现障碍了,胃气不降,胆气就没有了下降的通路,只好逆向行驶,往上跑了。胆气上逆时,形成胆火也跟着往上跑,一下子就冲到了头面部,于是胆火经过的地方,就会痛了!
“偏头痛的概念
偏头痛属于头痛的一种,自古以来比较少单独列出来分门别类地讨论,近代才确定了比较明确的分型和治法。那我们先来了解下偏头痛的大佬——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头痛一证最先记载于《黄帝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到了金元时代,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东垣十书》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并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其他医家也补充了痰厥头痛、气滞头痛等不同类型。
从大的方面讲,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我们说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内伤则有情志(情绪、心情等)、房劳过度、饮食不节等(中医的病因大概离不开这些因素)。
偏头痛,又称偏头风,属于「头痛」、「头风」、「偏正头痛」范畴,是临床上挺多见的一种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的疾病,在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首先被提出,它的特点是疼痛突然发作,痛得比较厉害,一侧头痛,或左或右,或连及眼睛、牙齿也觉得痛,有不同的痛,如胀痛、刺痛、跳痛等。
我之前在讲痛经的时候提及到各种疼痛的类型,这里再次复习一下。胀痛主要是由于气滞,刺痛主要是由于瘀血,跳痛主要是情绪影响或过度疲劳造成的。跳痛就是我们说的随脉搏一跳一跳地痛。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头为诸阳之会」,因此很多原因均可导致头痛。又「脏腑气血聚集之所,若六淫之邪外侵,上犯清窍……或内伤诸疾,气机逆乱…均可发生头痛。
偏头痛病因很多,但多与风、火、痰、虚、瘀以及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主要以风邪、寒邪和血瘀最为常见。历代医家都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肝,尤其是偏头痛,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
1.肝主疏泄精神因素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因素之一。情绪波动大,大喜大悲都容易诱发偏头痛。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情志不遂,则肝之疏泄功能失常。
●肝气上逆而诱发头痛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导致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而致头痛
●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与偏头痛伴随症状相契合。
2.肝藏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若肝不藏血,水谷精微不能互化,没有营养上注头脑,脑失所主,头窍失养而致头痛。
3.肝体阴用阳肝血足且肝气条顺则能藏血,是谓体阴;在藏血的基础上肝疏泄得宜,无太过与不及,是谓用阳。二者相辅相成,损其体者必害其用,犯其用者多伤其体(这一点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大家看看就好。)
4.肝开窍于目有先兆的偏头痛发作时,以视觉先兆最为常见,多为暗点、闪光和黑蒙,或伴随畏光。而肝开窍于目,因此,可以认为偏头痛发作时,患者处于肝木主事的病理时相。
5.经络循行偏头痛的发病部位为肝胆经脉循行的部位,头偏侧为少阳胆经循行之部位。所以偏头痛多因肝胆经淤堵,治疗多从肝胆经出发。
简单来说,偏头痛的病因主要有情绪波动,或过度疲劳等。平素体较虚之人,稍吹吹风就可能偏头痛发作,同时也感觉到,在身体疲劳或者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非常容易诱发偏头痛。所以大家切记保持心情愉快,不大喜大悲,适当御寒保暖,好好爱护自己。
“偏头痛的治疗
从以上内容大概可以了解到,偏头痛的病因主要与肝有关,治疗也主要围绕肝,而且可能外治手法比内服药更实用。对付这个恶魔般的头痛,我们需要内外兼施,特别要注意防范胜于未然,在平时就要好好调护。
附:经期偏头痛
女性朋友多多少少可能都出现过在特别日子发生的偏头痛——经期偏头痛。
经期偏头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偏头痛,中医称为「经行头痛」。经期偏头痛发作时呈刺痛或胀痛,伴有头晕、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等。每次头痛持续30分钟至2小时不等,情绪不好时头痛加重;有的患者还伴有经行不畅,量少、色深、有瘀块,小腹及两胁、乳房胀痛,嗳气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女性偏头痛与月经过多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与卵巢周期变化密切相关,大约占女性偏头痛的65%。多数生育期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偏头痛发作停止,分娩后可复发,到了更年期逐渐减少或消失。
中医治疗经期偏头痛从肝论治,基于「女子以血为用,以肝为先天」,所以诸多医家从柔肝养血、疏肝解郁的角度治疗经期偏头痛。经前多郁多瘀,配合行气活血调经药;经后血脉空虚,配伍养血滋阴药,以滋阴涵阳,平抑肝阳。
1.中医外治之推拿按摩疗法
推拿按摩疗法治疗偏头痛主要取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但又不局限于此经,还可选用肝经和三焦经等。偏头痛以风为主,常夹寒、夹热、夹湿、夹痰、夹瘀或夹虚,临证又需辨证取穴。
另外,偏头痛虽然是发作性的疾病,但呈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所以治疗偏头痛也会用到刺络放血的方法。用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偏头痛,同时也有泻热活血的作用。
1.1足少阳胆经取穴
●丘墟
丘墟为足少阳胆经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以指代针按压丘墟能使胆经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风池
偏头痛的发作、缓解与睡眠关系密切,以指代针按压风池不仅可疏经通络、祛风解表、潜阳熄风、清利头窍,还可调奇经而理头部经络之气血、阴阳之盛衰,对于偏头痛伴阴阳失衡的失眠等证尤为有效,如肝阳上亢证、风火上扰证。
●悬钟
以指代针按压悬钟能补精髓、泻胆火、疏通经络而止痛,适于治疗精虚血少、火热上扰之偏头痛。
1.2表里经取穴
通过指压与之相表里的胆经腧穴为主穴,配合肝经穴位,可达到布散生肌、袪外风、平内风、定情志的治疗目的。可取太冲、行间、风池、阳陵泉。
1.3同名经取穴
胆经与三焦经同属少阳,共同循行于头之侧面,主枢纽而通达阴阳;十四经气血依序流注,经手少阳三焦经而流于足少阳胆经,脉气相接,同气相求;三焦通行肾中元气,疏布于脏腑经络。可取风池、外关、阳陵泉、丘墟。
2.中医外治法之刮痧
给大家介绍3个特种头部刮痧常用的基本刮法。(可选择泗水砭石刮痧板来进行)
2.1四神延
头部之四神延,主治失眠、头疼、健忘、高血压、卒中后遗症、视神经萎缩等。
刮法:以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刮拭。向前刮至前发际,向后刮至枕骨粗隆(后脑勺凸起)下,向左右各刮至两耳尖(角孙穴)。
2.2颞三片
头部之颞三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的必刮部位,高血压性头痛等。配合其他刮法可治疗五官科疾病。
刮法:一侧以3片进行刮拭,两侧共6片。以左侧为例,第一片板置耳尖前,向下刮至颧弓上,30次,宜轻刮之,不可击打颧骨。第2片,耳尖上至百会穴连线之1/2处起板向下刮至颧弓处,30次。第3片,从百会穴处起板向下刮至颧弓处30次。第1片被重复刮的次数较多,所以应轻刮之。
2.3维风双带
头部之维风双带,在颞三片的基础之上,除了偏头痛、后项痛、目痛、多泪、视力模糊外,对上呼吸道感染、耳鸣疗效颇佳。
刮法:在头部两侧,以督脉为界,从前额角至后项部呈弧线刮拭,分为两带。左右对称。起板于一侧头维穴,向后刮至风池穴。
“偏头痛的日常调护
1.敲打手臂上的四渎穴
左手的手臂抬起,手掌向下放平、前臂微屈、放平。如果有桌子放在桌子上,如果没有桌子的话,就手臂端起来,不要超过肩,放到胸前,前臂微屈45°或者90°都可以。
在你的前臂,左关节到腕关节这一段正中线上画一条线,这条线就是三焦经在前臂的循行线路。
把中指的指尖关节微微凸起,放松,敲击这条线路,每一下击打,与皮肤的上下垂直距要超过三厘米,发力的角度是垂直的。从肘关节依次敲击到腕关节,每一下都要深透,啪啪啪啪,敲击三遍,从肘关节到腕关节。
2.捏揉肩膀上的肩井穴
胆经在肩部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肩井穴,在我们的肩峰端和大椎穴连线的中点处。有的朋友说找不准,没关系,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把右手放到左肩膀上,然后捏皮起来,这个地方特别硬,而且捏起来肌肉特别疼,如果肩井的部位特别硬,它就有问题。
对上班族来说,可以每天操作。具体操作就是把右手放到左肩处,充分地捏起来、放下,再捏起来、再放下。
在捏揉的时候,初学者一次20下就可以了,20次后换到另一边20下,一天当中次数随意。偷偷告诉你:肩井穴几乎没有人不疼的,说明这个地方很重要,因为重要才可能拥堵。
3.敲击大腿上的风市穴
站起来,立正,双手置于大腿的外侧,这个点就在中指尖的附近。用同侧手大拇指的指尖关节对着刚才标记好的位置,在它的上下附近敲击。注意,每一下敲击与皮肤垂直的距离是三厘米以内,角度垂直。
可能这个时候你已经痛得叫了起来,这个点就是风市穴,它是胆经在大腿部非常容易拥堵的地方。风市,顾名思义,容易受风,风邪容易从这里面侵入身体。
敲击和按揉结合。
提醒大家,捏肩井或敲风市,都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打嗝、排气,这个时候身体敏感度很高,身体里面郁结了很多的东西,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恢复脏腑的本能,将它们清理出去。
4.保持平和的情绪少吃冰冷的食品和饮料!
END吴海忠老师
年拜丁氏滚法流派嫡传弟子王海峰为师,潜心学习中医推拿数年,后赴北京跟随宫廷理筋法第五代嫡传弟子臧福科教授学习振腹疗法。北京学习后先后开设仲景堂和六脉堂,挂牌接诊。
年学习李得修三字经小儿推拿术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中医临床经验。同时师从台湾整脊之父张富穗博士学习脊柱整复医学。
吴老师钟爱中华传统文化,宅心仁厚,医德高尚,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目前服务于艾益生艾灸养生苏州团队,是整个艾益生苏州团队百余位经销商的技术督导。
▽▽▽点击查看往期《吴氏讲堂》!
苏州感恩号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