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案例的命名我查了一下相关的学术名叫---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我在这里描述一下症状:
当屈髋,让我们的膝盖贴近腹部时,腹股沟出现关节卡压的现象。这种卡压与就好像骨头与骨头碰到了一起,从而限制屈髋的角度。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拉伸臀部肌肉(屈髋+内收)或者练习用到瑜伽单腿前弯的动作时会出现。当把髋关节外展或外旋时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
臀部肌肉拉伸的动作
瑜伽单腿前弯类的动作
这个案例是前不久一位朋友来找我时发现的,当时说这种症状已经困扰他有2年的时间了。具他讲述,2年前在做腿部训练时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当时只是感觉髋关节处有不舒服的现象。等训练结束一天后左侧腹股沟和臀部开始出现明显疼痛,本以为是正常的肌肉延迟性酸痛,谁知之后几天疼痛加剧,走路都有困难。在之后的几个月中只要有剧烈运动或负重下蹲都会再次引发疼痛。以至于有一年多的时候没能够痛痛快快的练腿,甚是苦恼。医院检查过?医院检查没有什么问题,医生说是关节炎,让休息。
遇到这个问题,当时也是很头疼。医院检查过,并无结构和病理上的问题,所以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了评估筛查(具体筛查骨盆带肌肉)。
刚开始根据髋关节的活动受限怀疑是臀大肌或者他臀部肌肉问题,但是再给他拉伸时根本都完成不了,只要屈髋+内旋就痛。后来又怀疑耻骨肌或其他内收肌的问题,再有又怀疑髋屈肌的问题。把这些肌肉处理之后症状并无好转。最后还是怀疑臀大肌,然后手法按压臀大肌,发现左侧臀大肌在骶骨和尾骨处的附着点有非常明显的压痛点(骶骨出现移位,臀大肌的压痛点解除有助于骶骨恢复正常位)。依次处理压痛点后再做屈髋+内收+内旋,症状解除70--80%。于是思路打开,解除左侧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压痛点后再激活左侧臀大肌和臀中肌并连带激活左侧阔筋膜张肌。症状基本消失,朋友说2年来从未如此清爽。再他的要求下把他的右侧臀部也做了处理。由于他本身就是一名健身教练所以直接让他回去自己进行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功能训练,并且尝试着做髋关节周围肌肉的整合练习,例如深蹲和硬拉和箭步蹲(轻重量开始,酌情加量)。
遇到这种情况用关节松动术也可以让症状缓解或消失(之后想到的,并实际操作后感觉效果也不错,不过只是好转但不维持)
臀大肌按压区域
臀中肌按压区域
臀大肌手法激活
臀中肌手法激活
好的,我们再回过头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又称FAI)是一种运动相关的髋关节疾病,伴有一系列症状,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它代表近端股骨和髋臼之间有症状的过早接触。
FAI综合征的诊断不依赖于单一的临床症状,许多已经被使用在描述和在临床实践中。髋关节冲击试验通常可以诱发患者的典型疼痛,最常用的测试,屈曲内收内旋(FADIR),是敏感的但是不具体。通常髋部运动在屈曲向内旋转时范围受限.
FADIR测试
FAI患者常见于爱好体育运动的年轻人。其主要症状是髋或腹股沟中的运动相关或位置相关的疼痛。疼痛也放射到腰部,臀部或大腿,除了疼痛之外,患者还可以描述咔哒声,游走性,交锁性,僵硬,活动受限或打软腿儿。
根据股骨头颈结合部或髋臼异常解剖形态,FAI可分为三种:
凸轮型(Camtype):常见于股骨近端畸形或前部、前上部股骨头颈结合处骨质异常突起
钳夹型(Pincertype):常见于髋臼内陷,髋臼后倾等导致的髋臼过度包容
混合型(mixedtype)
看完关于FAI的介绍我也不能确定哪位朋友的症状就是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医院的进一步确诊。但是从他的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大概推演是由于2年前在做腿部训练时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或许是重量的原因,又或许是看到某位美女从身边经过注意力分散引起关节失稳等等等等,无从考究)引发臀大肌或臀中肌损伤。训练之后的方式有可能不够,让受伤的肌肉张力继续增加引发二次受伤,受伤的肌肉处于自我保护而僵紧挛缩。最后把髋关节拉离(臀大肌和臀中肌都附着在股骨头)髋臼,失去正常的关节结构而引发撞击。
这只不过是一个假设推演,这也可能只是一个特例,所以各位读者如果你在平时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类似的案例(如果对方不严重的情况)可以从这个角度尝试一下。如果没有达到预期建议就医!!!
关于FAI的详细介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