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患者王女士,33岁,年4月发病,诊断为“感觉神经元病”,遗留平衡及协调功能障碍,现因步行不稳移动受限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问题:不能独立安全步行。
长期康复目标:回归工作岗位。
查房提出问题:
1、训练强度大易疲劳并出现不定部位的抽筋,如何控制训练强度改善患者疲劳状况及适应程度。
分析原因:
1.1、患者生病至今未进行大量运动,以在家静养为主,12月中上旬才开始尝试少量步行;
1.2、患者发病初期频繁呕吐不能进食,年5月行“胃造瘘”营养摄入不够。
院长查房心得:
1、根据患者机体适应状况控制训练强度;
2、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3、合理的营养供给。
院长针对患者长期目标回归护士工作岗位(P-E-O模式)提问:
1、工作环境?
2、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3、工作时间?
4、工作方式?……了解不够细致!
目标制定一定要遵循(SMART)原理,这样后续治疗才能更具有针对性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针对此类工作性质的患者应充分利用专业间(际)合作模式,将治疗部分转移至护理部让其实际操作既往工作内容,真实记录其不足或缺失的运动成分,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病例2:
患者潘先生,男,46岁,年突发脑梗死,现遗留步行姿势异常左侧足内翻、足指屈曲;步行―米后即出现左侧足内侧楔骨部疼痛,VAS5分。现为缓解足部疼痛,可远距离步行入我院。
评估分析:
1、划圈步态异常步行模式加剧足内翻现呈“高弓足”,患侧下肢力线改变,足底压力分布不匀致疼痛出现。
2、踝背屈肌力1级,小腿三头肌肌张力3级;且注射肉毒毒素后未做任何牵张处理。
处理思路:牵伸小腿三头肌(手法、器械),ICB矫形鞋垫矫正患侧下肢力线;
现结果:入院1个月后,步行米以上无明显疼痛感。
院长查房心得:
1、观察患者步行状况,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