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声科
一、题干
患者,男,29岁,已婚,汉族,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人。因“发现右侧睾丸肿物4天”入院。
病例特点:患者,男,29岁。
4天前患者洗澡时无意发现右侧睾丸结节,无阴囊坠胀疼痛不适,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未见肉眼血尿,近4天来结节无明显增大,症状同前,患者今来我院要求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遂拟“右侧睾丸肿物”收入住院。
查体:T:36.5℃P:79次/分R:19次/分BP:/77mmHg神志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律齐,两肺未闻及明显罗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右侧阴囊无明显增大,皮肤无发红,右侧睾丸可及一结节,大小约3*2cm,质硬,无触痛,与附睾界限不清,左侧附睾、睾丸触及无殊。
入院后辅助检查:肿瘤筛查男:甲胎蛋白(AFP):19.22ng/ml;总β-HCG:.0mIU/ml;小生化、血常规、肺CT、肝胆脾肾CT等指标正常。
二、超声图片
根据病史体征及超声图像写出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其他检查
三、得分要点
1.核对一般项目(5分)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检查日期。(各0.5分,共2.5分)
识别本例图片所示检查部位或脏器(1分),说出检查途径(1分);基本分0.5分。
2.征象描述(20分)
(1)疾病定位----右侧睾丸占位。(5分)
(2)声像图上的表现特点----右侧侧睾丸大小形态及回声(2分),左侧睾丸大小形态(1分),左侧睾丸内低回声团(3分),范围大小mm(2分),边界清(1分),内是否可见强光斑(1分),内是否可见液性暗区(1分),CDFI示稍丰富血流信号(2分),RI:0.66(2分)。
3.征象分析(20分)
(1)分析征象逻辑性强。(5分)
(2)思维严谨,语言精炼。(5分)
(3)概括了病灶回声和结构特点(病变位置,血流分布特点)。(10分)
本病例为青年男性,超声检查发现:右侧睾丸内实性占位,该占位形态规则,水平位生长,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未见明显钙化斑,内可及稍丰富血流信号。根据占位形态、回声、血流等超声声像图,结合HCG、AFP等,考虑混合生殖细胞肿瘤可能。
4.报告描述(5分)
(1)(表达)概括点简要明确。(3分)
(2)思路清晰。(1分)
(3)无用词错误。(1分)
左侧睾丸大小约46*19mm,边界清,回声均,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CDFI可见少许血流信号。
右侧睾丸大小约43*23mm,边界清,内可见一大小约29*19mm低回声团,边界清,形态规则,水平位生长,内回声不均,内未见明显钙化斑,CDFI可见稍丰富血流信号,测RI:0.66。
双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回声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
双侧精索未见明显增粗,静脉未见增宽。
阴囊壁未见增厚。
5.诊断(15分)
(1)定性诊断:混合生殖细胞肿瘤。(5分)常规病理:“右”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大小3×2.5cm),以卵黄囊瘤成分为主,小区可见绒癌成分;睾丸旁血管组织及输精管切缘均阴性。免疫组化:AFP、CK、HCG、VIM部分+,CD30、CD、EMA、CK8、CK19均-。
(2)定位诊断:右侧睾丸内实性占位(10分),提出右侧睾丸内低回声团,占位性病变,无法判断具体何种肿瘤,但可以提出进一步的诊断方案(给8分)。
6.鉴别诊断(10分)
(1)提出以下三项及以上。
(2)简述鉴别诊断要点的影像特点
精原细胞瘤(3分):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占所有睾丸肿瘤的95%,而单纯精原细胞瘤约占所有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50%。超声表现:多数呈椭圆形。边界清,部分呈分叶状,局部边界不清。多数内部回声尚均匀,部分回声不均。有文献报道:内可见条索状高回声带较有特征性意义。部分可见液性暗区与钙化。血流信号丰富,走行杂乱。特定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通常是正常的。睾丸淋巴瘤(3分):60岁以上患者最常见肿瘤。睾丸弥漫性增大,切面形态饱满;边界欠清;多呈弥漫性或结节性的极低回声灶,病灶生长较大时睾丸实质受压,仅于病灶周边显示残存少量正常睾丸实质回声;可同时累及附睾和精索:附睾增大,精索增粗,回声减低;病灶内多数血流丰富;儿童病灶内无液化及钙化强回声。
睾丸挫裂伤(3分):睾丸肿大,形态不完整,包膜局部连续性失落,实质回声不均匀。部分周围可见溢出的睾丸与血块混合回声。CDFI无血流信号。有外伤病史。
睾丸表皮样囊肿(3分):占睾丸肿瘤的1%左右。多发生于10-40岁。年WHO将其归为单胚层畸胎瘤。靶环征、洋葱皮样表现。边界清,局部囊壁可见钙化。无血流信号。
胚胎性癌(3分):单纯胚胎性癌约占所有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2%。患侧睾丸轮廓失常,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而成分叶状,边界欠规整,回声不均,内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及液性暗区,早期即可侵犯周围组织,亦可远处转移。
卵黄囊瘤(3分):又名内胚窦瘤。在青春期前儿童中,单纯卵黄囊瘤是最常见的睾丸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弥漫型:患侧睾丸肿大,回声较正常相似,血流较正常侧睾丸丰富。局限型: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可见声晕,内可见多个不规则的液性暗区,直径10mm,内部血流丰富。
绒癌(3分):绒癌是最具侵袭性、最不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边界欠规整,回声不均,内可见钙化斑。血流稍丰富。
畸胎瘤(3分):睾丸畸胎瘤可见于青春期前男性和成人男性。患侧睾丸局限性肿大,肿块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包膜呈高回声,内部杂乱不均,内可见钙化与液性暗区,钙化多粗大,囊性区较大,呈不规则,数量少,多单个。
性索间质肿瘤:间叶细胞瘤:几乎均为圆形,低回声、小体积实性占位性病变,多数肿瘤直径<15mm。肿瘤不伴有钙化,富血供,肿块周边血流信号亦较丰富。
急性睾丸炎(3分):患侧睾丸体积肿大,实质回声不均,有的可呈斑片状低回声,无明显边界。CDFI血流信号丰富,呈高速低阻频谱。阴囊壁增厚,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炎症常波及附睾,导致附睾炎。患者有剧烈疼痛史。有炎症症状。
睾丸扭转(3分):睾丸完全扭转:肿大,实质呈不均匀低回声,无血流信号。不全扭转早期:睾丸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血流信号稍减低不全扭转中期:肿大,实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明显减少。不全扭转晚期:明显肿大,实质回声不均,片状低回声区,无血流信号。泌尿外科常见急诊之一。
7.资料补充(5分)
询问考生后由考生提出,如辅助检查治疗的补充。
辅助检查:AFP与HCG。MRI、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穿刺活检等。
8.诊断建议(5分)
如其它影像学检查或明确诊断的方法(睾丸MRI,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穿刺活检等)(各2.5分)
9.专业提问(10分)
(1)这个病例倾向哪种肿瘤?图像特点?预后如何?诊断思路?睾丸肿瘤的分型?转移特点?症状?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哪些?意义?(5分)
(2)睾丸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法有哪些?预后?
1、睾丸转移特点:
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到达肾门(左侧)、主动脉旁淋巴结和下腔静脉旁淋巴结(右侧)、腹膜后淋巴结(而不是首先在腹股沟淋巴结)。少部分通过血行转移。
2、症状:
睾丸肿瘤症状不明显,少数有轻微坠胀感。多数因患者发现睾丸肿大或包块而就诊。单侧居大多数,双侧10%。
3、血清肿瘤标志物:
β-hCG(胚胎性癌和绒癌多数升高)AFP(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畸胎癌多数升高)
乳酸脱氢酶(LDH)
80%-85%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NSGCTs)患者的血清AFP和/或β-hCG浓度升高。
单纯精原细胞瘤患者,15%-20%的进展期患者中可见血清β-hCG升高。AFP不升高。
40%-60%的睾丸GCT患者血清LDH水平会升高。
三大标记物已列入风险分层系统和TNM分期系统
4、睾丸肿瘤的分期:
第I期:肿瘤限于睾丸,无淋巴结转移,无侵犯邻近组织
第II期:淋巴转移,沿精索淋巴管经过腹股沟管上行至腹膜后,即左侧肾门和主动脉旁淋巴结,右侧下腔静脉附近淋巴结,但未超出腹膜后淋巴结。
第III期:淋巴结转移超过腹膜后淋巴结范围,到达纵膈和锁骨下淋巴结,或有其它远处脏器转移。
治疗:经腹股沟睾丸及精索切除术。
10.沟通表达能力(5分)
沟通表达(5分);考官结合考生之前回答问题的过程流畅程度判断后给分:
(1)出色——5分
(2)满意——4分
(3)一般——3分
(4)不满意—2分
(5)差———1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