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
--科普知识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俗称“疝气、小肠气”。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
——“腹股沟疝”定义
“疝气”简单来说,就是肚子里的脏器从内突出到外面,过程类似下图。
疝的危害
一般来说疝偶尔会有感觉不适,疼痛比较少。但若出现疼痛,那就是一个加重的信号,可能出现嵌顿。疝的缺损口比较小,肠子钻过这个口之后就会被卡在这个位置,随之出现水肿,使得疝出的肠管更难返回腹腔,造成疼痛,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能出现肠管坏死、穿孔可能。
疼痛或不适症状会在打喷嚏、咳嗽、便秘等需要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出现。若腹压长时间处于较高状态,久而久之,疝会越来越大,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从而危害身体健康。
疝的治疗
腹股沟疝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疝气带、中医中药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不能治愈。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者,常用特制疝带压住疝环,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愈成人腹股沟疝的惟一可靠方法。
易复性疝可进行择期手术治疗,难复性疝则应限期手术,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必须急诊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组织对组织张力缝合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其中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包括开放术式和腹腔镜术式。
01
常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式有: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等。
02
常用腔镜疝修补术式有:1、IPOM(腹腔内补片植入术);2、TAPP(经腹腹膜前修补术);3、TEP、E-TEP(完全腹膜外修补术);4、RET(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我科可选择术式
我科目前可进行传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针对不同情况病患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为广大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术前注意事项
1、术前应积极治疗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例如: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
2、注意手术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如有感染则需治愈后再行手术;
3、女性患者经期不宜手术;
4、有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一周停用抗凝药物,或改用低分子肝素;
5、糖尿病患者尽量控制空腹血糖在7mmol/L左右;
6、手术前去除金属配饰及假牙。
术后注意事项
1、出院及回家后避免过多活动,以免导致伤口开裂出血;
2、术后2~3天更换敷料一次,保持伤口清洁,不可洗澡;
3、术后一周返院拆线,皮下缝合患者无需拆线;
4、术后一个月内避免负重(<5kg),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不建议行健身锻炼;
5、术后三个月避免骑车;
6、术后仍应积极治疗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增加腹压的合并症。避免疝复发或另一侧腹股沟疝形成;
7、术后不可行强体力劳动。
惠州市一院
胃肠、甲状腺外科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