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个孩子几年前也做了传统疝气手术,好几天才出院,医院做手术,恢复的这么快,这么好,感谢你们。”日前,医院普外二区邓伦钦主任医师团队为一名4岁患儿实施了单孔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家属连连称赞。
微创术后外观
传统手术外观
4岁的聂宝宝1个月前在腹股沟区域发现可复性肿块,反复发作一直不好,来到医院邓伦钦主任医师门诊就诊,经过仔细检查,确诊聂宝宝得的是右侧腹股沟斜疝,需要手术治疗。
因患儿年幼,为了加快术后恢复及最大限度减少创伤,与家人沟通后,决定采用单孔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普外二区邓伦钦主任医师、谢俊峰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为其实施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仅花了20分钟,手术仅在患儿肚脐眼上留下一个0.5cm微小切口和针眼大小的穿刺点。术后第一天,患儿便治愈出院回家,从入院到出院仅3天时间,深受患儿及家属好评!
小儿“疝气”科普!
小儿疝气:俗称的小儿疝气主要是指儿童腹股沟斜疝,以男孩为多,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大小不一的包块,可坠入同侧阴囊常造成阴囊肿大。常在咳嗽、哭闹、玩耍等腹部压力较高时出现,早期平卧休息后或用手按压后包块多可自行消失,容易反复出现,甚至出现嵌顿疝,处理不及时导致肠管嵌顿甚至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后果。
疾病的主要危害:儿童腹股沟疝尤其是嵌顿性疝一旦出现,需及时处理,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导致小儿的肠壁缺血,进而导致肠壁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对小儿的身体影响较大,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主要治疗方法:一周岁以内小儿疝部分可自愈,以观察和非手术治疗为主。绝大部分的一周岁以上的儿童腹股沟疝不能自愈,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方可治愈。其他一些如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疗法等保守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药物注射有可能误伤肠管、血管等导致严重并发症;长时间佩戴疝气带给患儿的生活带来干扰,局部摩擦容易导致皮肤损伤,甚至诱发皮肤感染,甚至长时间的压迫精索,导致睾丸缺血、输精管阻塞等严重并发症。
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