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上皮型腹股沟疝
鞍结节腹股沟疝
非典型腹股沟疝
后颅窝腹股沟疝
间变性腹股沟疝
小脑幕腹股沟疝

不到半年,申请国家专利22项金山这位妙

<

今年3月初,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耿金宏赴云南省医院对口支援。5个月过去了,这位“援滇”医生每天“两点一线”,记得从宿舍到科室每一个转弯处的风景,却不知道最地道的小吃在哪条街,镇上的集市啥时候“上线”。

原来,耿金宏每天除了坐诊、查房、手术,其他时间几乎都在思考如何在援滇工作中开展创新。援滇工作之前,医院里小有名气的“发明家”,手握1项国家发明专利、8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另有包括64项发明专利在内的83项国家专利正在申请中。已有医疗器械厂家向他抛来橄榄枝,完成了“一种腹腔镜用防堵塞冲洗器”“一种腹腔镜用破损腹膜疝环关闭器”等专利转化产品。

作为金山区第五批援滇医疗队长,耿金宏来到千里之外医院外科。就在3月底,一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来就诊,针对该患者的切口感染较严重、引流不畅通、体温高的情况,耿金宏想到用几年前针对脓肿引流器原理改良的发明器械。医院没有引流管,情急之下他就地取材,改造了普通导尿管,3天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最终让患者康复出院。

看似一件小事情,却成了耿金宏带领该院外科团队走上发明创新之路的第一步,并完成了援滇工作以来首个国家专利的申请。

小小的改进就能帮助患者,还能“登”上发明创新的“殿堂”,外科团队的发明热情一下子被点燃。

耿金宏和云南同仁们共同完善构思,确定图纸,一种名为“腹腔镜用疝气补片胶水放置器”的器械应用而生,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院的疝气手术从原来的4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5月中旬,一名7岁小男孩因为右腹股沟疝来院就诊。为了减少患者在手术的创伤风险,耿金宏建议将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改为单孔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但是医院没有,他现场改造腰麻针,顺利完成了手术,也诞生了在申请中的国家专利——“一种轻便可注水式小儿疝针”。

来云南时,耿金宏特地带上自己研究并成功转化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协助腹腔镜下脏器组织的牵拉”器械,使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用时从50分钟减少到30分钟,切口从5毫米缩小到2毫米。

在耿金宏的带领下,云南同仁们的创新热情高涨,短短的5个多月时间,申请国家专利22项(其中实用型和发明型各11项)。

资料:上农

编辑

程佳域(见习)

原标题:《不到半年,申请国家专利22项!金山这位妙手神医你认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cefugugoushan.com/xnmfggn/1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