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气”,医学名称为腹股沟疝,是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现代解剖学研究表明,腹股沟区的深层薄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缺陷,也是腹股沟疝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患人群是哪些人?
腹股沟疝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最常见于两类人群——小儿与老人。
小儿疝,几乎都是先天性的。胚胎发育期间,睾丸或子宫圆韧带有一个下降过程,局部会形成一条通腹腔的小通道,正常情况下出生前后会完全关闭,但仍有少部分孩子通道未关闭,就形成腹股沟疝。
老年疝,通常是先天与后天因素混合形成。腹股沟区本来就位置最低、先天薄弱,加之年龄增长,腹壁强度降低;老年人常见的大小便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导致腹压增高,最终局部形成“破洞”。年龄越大,得病概率就越高。
我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腹股沟疝患病率达1.13%。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粗略估算,中国每年将新增约万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
腹股沟疝治疗有术
腹股沟疝确诊后应及时治疗,1岁以上患儿无自愈可能,手术是治愈的唯一有效手段且疗效肯定。
目前,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非常成熟。无论小儿还是老人,都可以通过手术解决,尽管两者的手术方式有所不同——小儿手术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成人是“打补丁”。近年来,腹腔镜技术也使疝手术变得更加微创。
每年全球有超过万例腹股沟疝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目前主流的腹股沟疝手术,不仅有传统的开放疝修补术,还有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两者各有特点:
1.腹腔镜手术:体表的创伤小,恢复快,切口更加美观,但是需要一套腔镜设备,所以手术的费用较开放手术高,而且需要在全麻下进行,并且需要在患者肚子里面充气建立气腹,对老年患者尤其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有一定限制;
2.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手术:只需半身麻醉,对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人,甚至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也无须特殊腔镜设备,价格相对便宜。
温馨提醒:
腹股沟疝应避免拖延治疗,因为拖延一方面会增加手术难度及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机体机能下降,也会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及时手术才是正确之道。
编辑:吴婷资料:市健康促进中心*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