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上皮型腹股沟疝
鞍结节腹股沟疝
非典型腹股沟疝
后颅窝腹股沟疝
间变性腹股沟疝
小脑幕腹股沟疝

领域突破西安医院普外

◆◆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俗称「脱肠」,小肠气,是小儿外科儿童的最常见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鞘膜积液。小儿的腹壁比较薄弱,儿时爱哭闹,便秘、咳嗽常又增加腹部压力,增加发病危险因素,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发病,小儿疝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据国内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发病率在1-4%之间,男、女孩患病比率9:1;右侧、左侧比率7:3;双侧发病占总发病率的10%;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1岁以内可采取疝气带保守治疗的方式,若不能治愈则必须进行手术方能治愈。手术方式15岁以下均采用疝囊、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传统的常规手术在患侧下腹部相应位置行3-5cm皮纹切口,寻找分离疝囊、鞘状突后再高位行结扎术。传统手术方式有创伤较大、恢复慢,术后局部不适感明显的缺点,有损伤输精管精索风险、复发率高。

年7月3日,西安医院医院首例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本例手术在西安交大二附院小儿外科潘维康教授的指导下,由王元军主任、陈怡副主任医师带领普外团队成功地完成。标志着普外科在继成人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后在腹腔镜疝治疗领域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患儿何某,7岁,发现右侧腹股沟疝半年,于年7月3日,在全麻状态下在西安医院普外科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术前诊断为:左侧斜疝,术中探查发现了右侧隐匿疝,一并行手术治疗,避免了患儿二次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3日痊愈出院,普外科医师团队精细操作的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创面小,恢复快,精湛的技术深得患儿家长赞誉。比较常规手术,腹腔镜下行疝和鞘膜积液的手术,具有以下优点:

1、恢复快,术后6小时即可少量进食,术后1天即可下床活动。

2、小切口,手术仅为肚脐局部一个约0.5cm切口,下腹局部针刺口,愈合后几乎无瘢痕,愈后美观。

3、小创面,手术中直接高位结扎,无需剥离疝囊、鞘状突,对精索等生殖组织影响小,术后无阴囊肿胀,痛感减轻,无术区不适感。

4、大视野,在腹腔镜放大下,直视输精管、精索等重要生殖组织,手术安全性高。

5、大范围,对于双侧斜疝、鞘膜积液或斜疝合并鞘膜积液的患儿,无需再做额外切口,可在腹腔镜下行双侧手术。对于单侧斜疝、鞘膜积液患儿,可在单侧手术后行对侧探查,如鞘状突口未闭合术中一并行高位结扎术,避免以后二次手术。

6、据有关医学统计学资料显示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并且术中腔镜探查还可发现对此潜在初发疝等,避免漏诊。

西安医院普外科医师团队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普通外科门诊位于门诊二楼:周一至周日全天接诊。普通外科住院部位于住院楼B座10层。病房护士站-病房医生值班室-医院新址公交线路:路、路、路、路、4-06路、4-07路、4-11路、4-12路、4-16路、路、4-22路、4-26路、高校一号线,樱花广场站下车即到。

文字:卓飞

编辑:衡鑫

审核:李重阳

责任审核:周洲

往期精彩回顾

红歌嘹亮颂党恩微言大义铭初心——西安医院举办庆祝建党98周年暨七一庆典活动

聚沙成塔聚木成林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同守护长安区百万群众生命健康

“就医新主张”---身份证一证通行

第三届泾渭肿瘤论坛顺利召开

老少皆宜的“三伏贴”开始预约啦!

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答辩会顺利举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cefugugoushan.com/xnmfggn/650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