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上皮型腹股沟疝
鞍结节腹股沟疝
非典型腹股沟疝
后颅窝腹股沟疝
间变性腹股沟疝
小脑幕腹股沟疝

小肠气的药方

疝气:疝气俗称“小肠气”,一般泛指腔体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可因部位不同而分多种类型,常见有腹股沟疝、股疝和小儿脐疝等。其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

本病多以气痛为至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局部隆起或阴囊坠胀,连及小腹,有囊状肿物,或脐部凸起,站立或咳嗽时可触及肿物有冲击感,平卧即缩小或消失等。

患者症候多因肝气失于疏泄.小肠坠入阴囊,偏有大小,时上时下,平卧时可缩入.站立时即下坠;或因劳累久立、远行负重致气滞于下,阴囊肿胀.胀甚疼痛.少腹结滞不适.情绪易怒。心情不畅等。舌苔薄白,脉象弦。辨证属中医肝郁气滞,治疗宜疏肝理气.补中益气为主,可选方药如下:

党参15克.川楝子15克,金铃子12克,青皮6克,厚朴10克,乌药10克.肉桂5克,广木香9克(后下),延胡索12克,槟榔15克,小茴香6克.枳实10克.木通10克.香附9克。上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温服。

1、朴硝40克,五倍子8克,丁香肉桂各4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5到8克,用醋调和,根据疝气同等大小做成药饼覆盖在肚脐处,用棉布覆盖不使药物泄露,再覆盖纸板用胶布固定,三天换药一次。

2、〔小肠气〕天台乌药散川楝子(十个,巴豆同炒)乌药木香茴香良姜青皮(各五钱)槟榔(三钱)为末,每服一钱,酒下。3、婴儿小肠气///用生姜汁五钱,先给患儿洗澡到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涂患部,一日2次,连用3到4天,以后不再复发.

4、姜汁治疝气/////[配方]鲜生姜适量。///////[制用法]鲜姜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中。/////////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功效]解肌散寒。用治疝气。

民间验方:1、小肠疝气。用玄参炒过,做成丸子。每服一钱半,空心服,酒送下。出汗即为有效。 2、再方。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取酒饮三次。3、再方。用木贼锉细,微炒为末。沸汤送服二钱,有效。以热酒送下亦可。

  4、再方。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5、再方(此方亦治偏坠)。用沉香、木香各半两,胡芦巴(酒浸,炒)、小茴香(炒)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盐酒送下。此方名“沉香内消丸”。

  6、再方。和小全蝎焙为末,每发时服一钱,加麝香一、二分,温酒调服。过一会,再服一次,极效。7、再方。用代赭石(火煅、醋淬)研细。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8、再方。用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9、小肠疝气的治疗便方。每次取鲫鱼一尾,加茴香煮食,久食自愈。///////10、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用橘核五钱,炒、研为末,老酒煎服,或加酒、糊做丸服。

  11、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12、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煎至七成,乘热服下。痛未止,可再服。以酒代醋亦可,或有醋、糊和药末为丸,童便和酒送服。此方名“失笑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cefugugoushan.com/xnmfggn/7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