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某女45岁年10月26日一诊
主诉:胸部紧痛20年。
病史:查出心脏病20年,近7年出现症状。刻见:
①胸紧胸痛;②压力大则眠差;③疲倦畏冷;④大便烂;⑤经血夹块;⑥口干苦思热饮;⑦左半身厥冷(左手冷痛)。
检查:脉沉细小紧;舌体瘦小,苔腻厚。
辨证:气虚夹湿(湿蕴化热)。
治法:益气除湿,兼清热化湿。
处方:玉屏风散、桂枝去芍药汤化裁。
黄芪30克防风12克白术30克
桂枝15克大枣18克生姜12克
炙甘草15克葛根30克
7剂水煎内服
年11月4日二诊
黄芪45克防风12克白术15克
桂枝18克大枣18克生姜12克
生甘草15克桔梗15克葛根18克
当归15克川芎12克茯神30克
酸枣仁15克熟附片9克
5剂,免煎剂。
年11月13日回访:胸痛基本消失,唯胸部发凉。建议服膏调理。
年12月6日三诊:因心衰住院10天,今天出院。
刻见:①咽痛2天(自行服银黄颗粒);②面白身冷(头、膝关节、胸口为甚),且胸口紧痛;③口干苦少少饮之。
检查:脉沉细涩;舌淡,苔腻。
辨证:阳气大虚,寒湿入里。
治法:温阳散寒。
处方:玉屏风散、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化裁。
黄芪30克防风12克白术30克
桂枝15克大枣18克干姜12克
炙甘草12克熟附片12克茯苓15克
5剂,免煎剂,一天一付,一天3次。
咽痛:用生甘草克泡水服或绿豆粥。另加:固精散1瓶。
年12月11日四诊
主诉:头晕前额痛。
病史:三诊后,畏寒、胸紧闷、左手冷痛好转;大便微溏转为大便软。
刻见:①夜卧头畏风、半身冷半身热;②疲倦;③咽干偶痛,口干;④心律齐;⑤虚汗;⑥眠差;⑦偶眼跳。
检查:双脉沉细弱;舌体瘦小,舌淡苔腻。
汤方辨证:风邪未尽,元气大亏,营卫不和,寒湿阻络。
治法:益气透邪,调和营卫,散寒除湿。
处方:玉屏风散、桂枝汤、四君子汤化裁。
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
桂枝18白芍15克干姜9克
大枣15克炙甘草12克熟附片12克
葛根15克茯苓15克党参12克
薏仁15克白蔻12克砂仁12克
檀香6克升麻9克柴胡9克
当归12克川芎9克
3剂,免煎剂一天一副,一天三次,一次一盒。
膏方辨证:气血大亏,脾肾不足,寒凝血瘀,肝郁不舒。
治法:益气养血,培补脾肾,散寒活血,疏肝解郁。
处方:十全大补汤、血腑逐瘀汤化裁。
黄芪90克海马30克(打粉入膏)人参30克
(打粉入膏)党参90克西洋参30克
(打粉入膏)丹参60克茯神90克
白术60克青陈皮60克当归60克
川芎45克白芍30克枸杞60克
合欢皮60克升麻30克柴胡30克
桃仁30克红花30克枳壳60克
桔梗30克红景天60克檀香15克
(免煎入膏)砂仁15克(免煎入膏)
半夏曲30克绛香30克阿胶60克
(打粉入膏)雪蛤油10克(打粉入膏)
蚂蚁60克酸枣仁90克灵芝孢子36克
入膏)灵芝90克香附60克九香虫30克
补骨脂60克益智仁60克夜交藤90克
三七30克(打粉入膏)熟附片60克
苍术60克苡仁90克白蔻30克
蛤蚧15克(打粉入膏)琥珀60克
扁豆60克莲米60克干姜25克
石莲子90克郁金60克葛根90克
焦三仙各克鸡内金克
如法制膏,3月量,一日两次。
年1月13日回访:
①胸紧胸痛减半;②睡眠转安;
③身体转暖;④大便成形;
⑤口干苦大减;⑥左手冷痛好许多。
吴海锋简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