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半,一切准备就绪,第一个病人开始手术了。随着一声“Timeout”,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再三核对后,余主任给患者划下了严谨的一刀。
——郑书芮
这是一份手术记录?
Ofcoursenot。
最近,普外科一病区的护士们从病区走进手术室,轮上一个特殊的班——“观班”,也就是观摩手术。她们是这样说的……
李丹
早晨八点,查房结束。首台后肩部脂肪瘤切除术患者已被接进手术室,手术间巡回护士交接,核查,摆体位,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医生进入手术间,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麻醉到稳稳地划下第一刀,娴熟而精准,因为是局麻,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还不断询问病人情况,安慰病人,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在那么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人能给你几句暖心的话,真的比吃上一颗定心丸还管用,此时感觉冰冷的手术刀都变得那么有温度,没有几分钟的时间,脂肪瘤已被完美拿下。
万静
八点左右就跟李瑞进入手术室。第一台手术是肿物切除术,李瑞医师主刀,一上手术台就感觉他变了一个人,平时那个有些随性的李医师不复存在了,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帅气。
(图为李瑞医师手术中)
此后,我又去了另一个手术间,观看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无张力修补术。在病房里,余育晖副主任医师会和我们开开玩笑打成一片,可是,在手术台上那是相当认真严肃,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干脆利落。因为是腰麻,他还会时不时与患者交流,同理,我们护理也是如此。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有时候安慰比治疗更为重要。
距离我上次去手术室已有十年之久,再次进入手术室,褪去了往日的紧张,让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医生的严谨与认真。
郑书芮
做手术真的是个细致活,要一层层一点点剥开分离,要避开各种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血管,无论多么粗犷的大男人,开始手术后都会变得“温柔如水”。
(图为余育晖副主任医师术中)
趁着接下一个病人的时间,到眼科手术间转转。眼睛就这么小,手术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完成,那么小个针,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线,要缝在眼睛里,这技术真是杠杠滴!
(图为包兴旺副主任医师手术中)
原来无影灯下的他们才是真正自带光芒的天使,在无硝烟的战场上与病魔零距离抗争,有时候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今天真是着实体会了一把他们的辛苦,为他们点个赞!
郑云洁
要跟着吕永峰主任手术,心中莫名兴奋,之前手术室都没有去过,感觉神秘而带有丝丝的恐惧。我换好绿色的无菌服,被领着进入了二楼的手术室。
今天观看的是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平时只知道有些导管高危低危的,当真正看到T管是如何放入胆总管的,以及它的作用,自然而然会了解到它如果不慎脱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比纸上谈兵更好理解,也能帮助自己在护理工作中抓住重心。原先不明白为什么要去看手术,质疑是否真的有用,经过今天,我才发现,的确非常有用。
一道门,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不可预见,外面是亲人盼望着生命延续的急切心情。一道门,里面是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护士的紧密合作,外面是对这些人的深深信任!突然,我觉得肩上担子很重。
观班的创意来自普外科一病区护士长殷丽敏,她表示,院内的短期学习既省时又有效,只要人员稍微充足点就应该去学习体验一下,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她说:“有直观的体验,就能更好地理解、更清楚我们需要如何宣教和护理。我特地问了科内姐妹有没有这个意愿,没想她们都认真对待了!”
在观摩手术之后,她们的共同体会就是:颠覆了原来对手术的片面认识,知道了为什么术后需要预防并发症,而对医生则也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