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疾病
1、腹外疝的分类?
答:腹外疝最常见的有腹股沟疝和股疝,其次为脐疝和切口疝。
2、腹股沟疝的病因是什么?
答:(1)腹壁强度降低:是疝发生的基础,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因素。先天性: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股管、脐环、腹股沟管;腹白线发育不全。后天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瘢痕、感染、神经损伤、老年久病、肥胖等原因。
(2)腹内压增高:是疝发生的诱发因素。常见原因有: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腹水、举重等
3、腹股沟疝的诊断检查有哪些?
答:(1)透光实验:腹股沟斜疝透光实验为阴性,用此方法可与鞘膜积液鉴别。
(2)X线检查:嵌顿或绞榨性疝时X线检查可见肠梗阻。
4、常见的致腹内压增高的原发病有哪些?
答:支气管炎、习惯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等。
5、为什么腹股沟疝手术前后要防止腹内压增高?
答:因为腹内压增高可致术后切口张力增大而影响愈合,导致切口疝发生。
6、非手术治疗适用症?
答:(1)棉线束带法或硼带压深环法:适用于一岁一下婴幼儿
(2)医用疝带的使用:适用于年老体弱或伴有其它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
(3)嵌顿性疝的处理:先试行手法复位
7、腹股沟疝如何预防?
答:(1)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戒烟:吸烟不仅可引起慢性咳嗽,导致腹内压升高,而且可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促进腹肌退行性变,是老年腹股沟疝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因此老年人最好不吸烟或减少吸烟量。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导致腹压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故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应多食蔬菜水果,定量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
(4)积极预防和治疗促使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前列腺肥大等。
8、术后如何减轻痛疼?
答:(1)术后6H去枕平卧,术后三天卧床休息,膝下垫软枕,使髋关节微屈,减少腹壁张力。
(2)减少家属探视,保持病房安静。
(3)患者咳嗽时,嘱其按压切口,减少痛疼。
9、术后如何防止腹内压增高?
答:(1)防止剧烈咳嗽:术后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而引起的剧烈咳嗽。指导病人在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以免缝线撕脱造成手术失败。
(2)保持排便通畅: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若便秘可使用通便药物;勿用力排便。
10、腹股沟疝患者出院指导?
答:(1)出院后注意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
(2)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
(3)积极预防和治疗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支气管炎、习惯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等。
(4)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5)若疝复发,应及早治疗.
特别说明:术后如有发热、创口出血、局部肿大或疼痛显著等不适情况,请及时来院处理!
祝您早日康复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