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
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合谷穴,左右四关气血兼补
太冲穴很重要,针灸很有名手法叫“四关”。这四关就是太冲、合谷;疑问说:“老师这才二个穴道,怎么四关”。因为有左、右两边,同时针合谷跟太冲的时候,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开四关”。中医观念里面:合谷主气,太冲主血。
人的左半边,身体的左侧,男女都一样,就是血;人体的右侧就是气。所以说太冲合谷同时下针,气血兼顾。
四关手法用在什么时候,如果有病人跑来说:“我全身痛”。身体有十二经络,竟然说全身痛,怎么确定是哪条经症?这是踢馆找麻烦的。这时候就可以下合谷、太冲;下完以后他会说:“我的痛转变了,全身不痛了,我的这边还有一点痛”。一看就知道那边是胆经;如果全身不痛,而是后脑勺痛就是膀胱经;若是环腰一圈痛就是带脉等等这样子就知道了哪里问题。
这就是开四关,针对这种病人好像找茬情形还没有了解之前,先不要动怒,不见得是找麻烦的。他没有找麻烦,真的就是全身痛,因为他气血不和。虽然可能是一条经或两条经引起的气血不和,所以他感到全身痛也没有错。当在合谷、太冲一下去以后,那个病变的经络会出来,像捉贼,中医就是要学会如何捉老鼠。
倪师再提醒一下对称治疗。有人跑来说:“我这地方痛”,一看是手上合谷,就扎对侧的脚上的太冲,因为合谷跟太冲相对。同样的太冲痛就下对侧合谷。两个太冲痛,就两个合谷都下。右边太冲痛扎左边的合谷,对称治疗的时候,无所谓补泻,虚实寒热都不需要考虑。
08
—
足厥阴肝经之太冲、冲阳、太溪脉,治阴部问题,便血等
有合谷就有太冲,合谷是气脉,太冲也有个脉,太冲是管血的,在左脚这边比较强,有时右脚按不到。脚上有三个血脉,第一个是太冲脉,现在就学到了。第二个是冲阳脉,在足阳明胃经,第三个是太溪脉,太溪脉在脚后,内踝裸后方。太溪脉是管肾脏;冲阳脉是管胃气,太冲脉是管血,管肝脏。
有脉动则生,无脉动则死。如果没有脉动了,就可以算知道其快死了,但作为医生还是要想办法去救。当可以辅助的时候,最常用的就是相隔一寸的穴道。比如说扎太冲,知道这妇人恶露不止、血崩,或是男人疝气痛、阴部痛。知道行间穴效果很好,再扎太冲,因为都在同一条经(肝经)来取穴的,会更增加其效果。
最有名的就是治疗妇科女人漏下、滴漏不止、大量的下血、月经不停。所以任何人讲到睾丸痛、阴茎痛或是女人阴道问题,都可以在太冲这边下针。中医看医书上面写便血,虽然小便带血原因有很多,可能膀胱结石,可能肾结石,也可能肾脏肿瘤等等,有肾脏癌时,小便会带血,还有在治疗肝癌的时候、小便也会带血,因为肝经络阴器,有一段时间的小便出来会带血。诸如此类,和小便有关的问题,肝经络过阴器,都可从肝经下手。
09
—
足厥阴肝经之中封、蠡沟、膝关(关节炎)、曲泉、阴包穴,治妇科
接下来介绍中封穴。中封是肝经的经穴,大敦上来是行间,行间上一寸是太冲,脚这地方,这里面胫骨很大,跟脚掌骨是连到的,这里面有个筋、韧带拉到就不会断裂,要有这个观念。
在韧带这边就是脾经的子穴商丘穴,韧带的外边就是丘墟。商丘透丘墟,是从筋下方透过去,而不是从关节透过去,是从韧带下透过去的。仔细摸还有脚筋在这,正中间这穴道就是解溪,解溪是胃经的母穴。
大筋内侧的穴道就是中封穴,是属于肝经的穴道。同样是肝脏,与疝气等治症差不多。但要知道穴道,中封穴用的不多。而太冲,行间,大敦就用的很多。
再上来是蠡沟,蠡沟是肝经的络穴。肝经的络穴是蠡沟。蠡沟在内踝裸上五寸。内踝裸上三寸,是三阴交。三阴交是脾经的穴道。再上五寸就是蠡沟穴。蠡沟穴是肝经的络穴。络穴不管虚症,实症通通可以下针。
一般来说肝经的实症,如有人吃了威而刚(伟哥),结果阴茎软不下来,这是肝经的实症,这是阳挺不下。可以用络穴,或用子穴,让它泻下来。也可以放冰水,要想尽办法让它下来,否则不得了。肝经的虚症出现的时候是皮肤痒。
蠡沟又是一个沟。任何沟如水沟、蠡沟,就是有淤积、有积块,所有的沟都可以取。腹胀满少腹有积块,名称有沟的、谷的,如阴谷。沟,如蠡沟、水沟;谷,如小肠经的本穴阳谷穴,名称有沟和谷的通通可以取,也就是说看其名称来取穴。
从蠡沟穴再上二寸就是中都,在内踝上七寸这个穴道就叫中都。中都可治妇人产后恶露。这些穴道穴性都差不多。
再往上来是膝关,膝关是常常使用的穴道。医书上说是指膝盖横纹头,实际上是扎横纹头上五分的地方,不要扎到横纹头,在横纹头上五分的地方下针。这个穴道就是膝关。治疗膝盖风湿关节炎效果非常好。
大腿骨旁边有条大筋,在这大筋的内侧和骨头的中间,这个穴道就是曲泉。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主水,而肝是主木,水生木,所以曲泉是肝经的母穴。
母穴顾名思义,虚症都可以在这里补治疗,肝经皮肤痒就下曲泉。阴挺不下,扎针就去掉了。过去中医书上有很多阴挺(中筋)不下的病例,几百年、几千年就已有这个问题。遇到时,就在曲泉下针,肝主筋,主所有身上的筋。
肝主凌晨1点到3点的失眠;肝经络过少腹,到达子宫,所有妇科的病,男人的小便困难,通通可以通过肝经治疗。阴部的痒,妇人阴部痒起来不得了,阴痒痒起来很厉害,曲泉穴是很好的穴道可以治疗。
从曲泉上三寸就是阴包穴;或从膝关上四寸。阴包穴顾名思义,可治小便困难,其原因可能是膀胱结石,或肾结石,或小肠太寒了,或是尿道感染,小便有困难、女人月经不好,通通可以在阴包穴上取穴。
10
—
足厥阴肝经之治肝三穴,奇穴
倪师在继续往下讲之前,有奇穴用得很多的讲讲。这是膝盖,这是大腿,摸到膝盖头,右腿内侧,用丈量法一只手按这腿高骨,一个手直接推在这两个中间,推到身体的腹股沟这边,取一条线。假想一条线,心里面想中间一点,再往前一寸,再往后一寸,这三个穴道。这个中点叫肝一,第二个叫肝二。第三个是肝三。
这三个穴道临床上,专治肝硬化、肝癌的大穴。也就是说当病人有肝病了,全身黄疸,想要知道是肝炎,还是肝硬化、肝癌。把这穴道一压很痛的话,那不是肝硬化就是肝癌。因为肝癌跟肝硬化诊断是一样的,都是有东西长在里面,肝炎就没有长东西。
当压到痛点的时候,同时就告诉扎一针在这,用一寸半下去,大腿内侧这地方有大动脉,不要用三寸针,用一寸半针就够了,扎进去一寸就到了。如果痛二点就扎二点,痛一点就扎一点,这是临症来取穴。两条大腿内侧都下,左腿右腿都下针;当病人肝癌有腹水,肚子因肝硬化有腹水,倪师除了下这穴道以外,病人右边肋很痛,就下肝关,再下肝经的郄穴来镇痛。待会十二经络讲完,开始讲针刺手法及止痛的手法,去痛好像麻醉一样。
当肚子积很多水时,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在肚子上也可以下针,水分、水道。当针下完以后再给他灸,当然如果胃口没了,就灸腑会中脘,关元穴;再灸背上膏肓治百病,倪师一般会灸一百壮。其实方法太多了,还是一定要去悟,这穴道不要去记,悟道了,就会一下子通通出来了。这就是正确的方向,等学会后,再看书上的那些治症,再综合放在一起回顾。
讲那么多,下针后怎么知道其治好了,倪师之前一直强调健康人标准:小便颜色变了,晚上可以睡了,胃口也大开了,身上的黄都退了。那就说明治好了或者往好的方向发展(病在退掉)!
这也就是所谓的阿是穴,真正的阿是穴;而不是仅仅说这里痛就在这下针,这样理解太浅很烂,但外面的阿是穴就是这样子。阿是穴的精神就在这,为什么在这里阿是,因为这里肝经经过,也只有肝经过。
因此下针很好的,病人来找的时候,还没有回去煮药,病已经好一半了,这效果就很好。现在中国大陆用雷射针灸,注射针灸,就因为看不好病,改这样子也是没有用的,什么水针都没有用。
针灸还是回到古老最好,因为过去祖传的针灸方式很强,熟的话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没有比这更快更好的了。因为很多的医生做不到,就要用别的方式来吸引注意力,结果还是没有好效果。
11
—
足厥阴肝经之五里穴阴廉穴(助孕),章门穴(脏会,脾募穴),期门穴
接下来是五里穴,五里在曲骨外开二寸。阴廉在气冲穴旁开五分下两寸处。曲骨外开二寸,是足阳明胃经的气冲。从气冲下三寸再旁开五分就是五里。往上就足阴廉。所以阴廉跟五里差一寸。这些穴道都是求子穴。
妇人没怀孕,想生小孩生不到,这时候用隔姜灸接近腹腔的地方,多半是用艾灸的,因为动脉很多。这两个穴平常不针,用的最多艾灸就是求子。
接下来是章门穴。手臂之下胸肋骨最下方,这穴道就是章门穴,就在肋骨正下方。过去有人将手弯起来,手肘尖到的地方就是章门穴。
但有的人很皮,会左右移,就找不到了;所以找肋骨尖下方,就是章门穴。章门用法很多了,叫脏会章门。按照《难经》脏病治此章门。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章门穴都可以治。章门不单单是脏会,又是脾之募穴。所以治疗脾脏包括胰脏在内,都可在此章门穴下针。除了下背后膀胱经的脾俞以外,正面就下章门穴,因为是脾的募穴。章门穴是五脏的会穴,这个穴很重要,不能用力打,过去武术家攻击这地方,一打脏气就乱掉了。内脏就受到伤害。
一般来说中医观念里认为,脾主腹,腹部的问题是脾脏在管。所以有人肚子肿很大、臃肿,就治其脾脏。而章门穴就是脾的募穴。所以腹里面有积水,就在这章门穴治疗。这里有种症状叫奔豚:第一种奔豚在肚脐旁边,肚脐上下周围,可以摸到脉跳的很快,这是奔豚;第二种奔豚是病人感觉到气从天枢的地方冲到心脏。倪师先简单讲一个大概。《伤寒论》倪师会很详细介绍这个奔豚症状。
有一个妈妈常年便秘,几乎十个女人就有六个便秘。妈妈回家时,小儿子门后面吓妈妈。因妈妈本来就有便秘,结果妈妈一被惊吓,结果肠子一挤,使得大便的沼气就从大肠的下方进入肝脏的下方的血管,然后跑到心脏里面去了。这时候心脏就跳得很快,这也是奔豚的一种,很好治。临床上针灸章门穴通通都可以。
章门穴怎么扎针,从前或后下都可以,但都是斜刺。脾脏有问题,在这治疗,五脏有问题也可以在这章门治疗。像脾主胃口、恶吐等等,书上通通有写扎章门。
12
—
足厥阴肝经之期门穴,肝经的募穴,治吐酸呕酸
肝经最后一个穴道是期门穴。期门穴在胃经的不容穴外开一寸半。
以肋骨来算的话,第一个肋跟第二个肋骨中间是日月,再跳过一个肋骨,就是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肝募就是期门。期门是常用的穴道,下针时也是从这边刺过去。这是肝经的募穴,肝病可在这治疗。肝有问题的时候。先刺期门,用俞募治疗,再扎后面的肝俞,这时候一定要去补土。这样的话病就不会再恶化。补土的时候,旁边的章门穴,因脏会章门当然可以用。这要直觉的反应到,想都不用去想,一去强土以后,肝病就不会恶化了。这时候再去强木,让水去生木。只听过肝硬化、肝癌,就是没有心硬化、心癌;听过动脉血管堵塞,可是没有听过心脏癌。什么时候知道太慢了(太迟了),当在强土和强水的时候,病人会一直嗝气(打嗝),这就是病人到手上已太慢(太迟)了,这是中医的观念。
西医只要治不好就说来这太慢(迟)了。实际上,不管初期/中期/末期,西医从没治好过肝病。一般来说产生腹水的时候,是50比50的几率,倪师有救回来过,也有救不回来的。没有腹水的,几乎都治好了。当然用针灸、用汤药,有时针都不用下,吃汤药就可以了。
期门是肝的募穴,胸胁苦满,胁下痛、肝脏痛都可治是肝经的近取穴。都可以下针、同时也可以教病人灸。倪师的做法是下完针以后,在病人期门穴上画个圈圈,让病人回家灸,晚上看电视时就灸。不要看政治新闻,越看越火大,因肝主怒。看一些赏心悦目的或一些悲的东西,像苦恋花那种,很苦的电视看了会流泪的,这对肝很好,边灸边看。
肝主酸,病人呕酸、吐酸都是肝脏的问题,都可以用灸期门穴的。《针灸大成》卷九第七十一页讲到热入血室,男子则由阳明而伤,下血谵语。“妇人月水适来,邪乘虚而入”就是说当女人月经来时,正好得到感冒,这是伤寒表症,太阳症。因月经来时,奶水往下走,当一得感冒时,这感冒病毒就顺着奶水直接进入子宫,这叫热入血室。书上写吃小柴胡汤,但小柴胡汤下去都太慢了。
倪师说扎期门,如果不会扎期门怎么办,就吃小柴胡汤,当然再扎期门也很好。至于后面说太阳少阳并病、结胸等等,这都是《伤寒论》里面东西。倪师后面会详细讲解。
[下一集]:国学堂--倪海厦《人纪》-针灸篇19[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完稿于:己亥年庚午月辛巳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